强化教研基地建设,共悟核心素养课堂——  2023 年琼山区骨干教师工作室省外研修日志(二)

面包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 36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携手同行,方能致远。2023 年 11 月 28 日 ,海口市琼山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们如约而至,相聚于此,共同参与第二日的研训活动。

今日活动共分为两场,上午是丁玉华老师的《强化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主题报告,下午是杨春生老师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主题报告。

在主持人孔雪芳老师的开场下,活动正式开始。

一、主题报告《强化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授课专家简介:丁玉华,江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批中小学领航名师,教育部中小学领航名师工作室、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项目"优秀学员",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培训专家,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研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专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7项,研究成果"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四阶段、三注重'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基于迁移理论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获2016年广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名师工作室'四维建构、六向革新'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索"获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60篇,著有《追寻智慧课堂﹣﹣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之路》《小学数学典型概念课教学研究》《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的探究》等。

丁玉华老师从教研基地建设出发,就教师如何专业发展展开探讨,层层递进,分化如何建设教研基地的细则,从这四方面展开论述:

一、明晰建设背景,提升基地发展之效

二、锚定建设目标,掌准基地发展之舵

三、创新建设举措,夯实基地发展之基

四、捣实建设成效,增强基地发展之力

丁老师以极高的文化素养,提出专业教师的五种素养,四种能力(学习力、思想力、研究力和精进力),并带来了凝练智慧的“三读,三耕,三立”,为各位骨干教师确定了今后发展的角色定位。

赖远航:琼山区教育局副局长

陈亚运:琼山区教研室副主任

琼山区各工作室骨干教师

中场休息,班歌响起,精神抖擞。

主题报告结束后,老师们在交流分享学习困惑和心得,丁老师一一为老师们解惑答疑。

二、主题报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策略》

授课专家简介:杨春生,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正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术带头人。广东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政府兼职督学。曾获“省优秀教研工作者”“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在省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杨春生老师从课改理念再认识、核心素养再辨析以及课堂教学新策略三个纬度出发,就探究性教学和接受性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提出融合,让课堂在两种模式下得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杨老师特别强调情境化教学,让教学回归生活,教师要搭建教学支架。

主题报告结束后,杨老师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交流。

今日活动虽已结束,但教师们思维的火花依然在熠熠生辉。各教师就今日研修的心得纷纷记录并交流,在分享交流中共筑名师成长之路。

第一组  吴小芳研修日志

今天的两场讲座,给我带来满满的收获,也给我带来诸多思考。

丁玉华老师提到的“三读”中的读书让我很惭愧。古人说:“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网上也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地教人读书。我经常叩问自己:我每天读书了吗?我都不读书,又怎么要求我的学生热爱读书呢?我常抱怨学生写的作文语言不生动,不懂指导;我常懊恼写论文时下笔难。我想我日后要做的是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和各类书籍,做到广泛阅读,汲取精华,为我所用。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还要像丁老师学习,学会分门别类地摘抄做记录。我想坚持读下去,坚持做记录,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杨春生院长教导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的,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接受学生有不一样的声音,而不应该人云亦云,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大胆地碰撞,有碰撞才有智慧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会有别样的风景。此外,我们也要学会“稚化自己的思维”,不能总站在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设计,多想想学生的认知程度,走进学生的世界,缩小认知距离,使教学设计更合理化,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知识点,才能喜欢你的课堂。

有思考,见行动,就会有成长!为了成长为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好好努力吧!

第二组 孔雪芳 研修日志

今天认真倾听了丁玉华老师与杨春生院长的主题报告,感触颇深,丁老师的报告既包含工作室实施路径上的引领,又指明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路径。尤其是“三读、三耕、三立”的分享,让我知道只有广泛阅读相关教育科学、哲学文化、学科专业等书籍,不停地给自己充电,才能在做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课堂教学有输出,明确我们的专业发展道路要一直为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课堂教学服务,不仅让我对自身的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清晰的方向,更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而“研究”与“写作”的并驾齐驱才能够真正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杨院长是一个把学生放在心底的老师,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体会孩子的生活,用大智慧把复杂、困难的问题“稚化”迁移转化成简单适合孩子的学习,真正做到“智化”。

 总之,通过参加此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多阅读,深化自己的文化底蕴;多思考、反思,增强我们表达思想的能力;勤写作,及时提炼自己的成果。我将以此次学习经历,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向名师看齐!

第三组 杨波研修日志

在期待中,我们迎来了第二天的研修学习。

丁玉华老师的授课以实践案例开阔视野,用专业诠释奉献精神,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们每一名名师工作室的老师要做善于思考的教者,善于阅读的学者,精于研究的智者,勤于笔耕的作者。我们还要做读书、读课、读人的“三读”人,要不断开阔视野、协作成长才能实现自我质的飞跃,才能成就更优秀的我们。

杨春生老师用具体的数据、丰富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转变关系,以生为本”,教学策略还要强调知识情境化、情境知识化;要“大胆创新,赋能课堂”,必须认识到有趣比有用更重要,真正从学生认知出发,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

第四组  文兰平 研修日志

踏快乐研学路 做幸福幼教人

“想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就要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工作室集体智慧的碰撞,离不开教学共同研究的平台。2023年11月28日,在琼山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工作室省外研修集中培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广东省江门市教育研究小学数学教研员:丁玉华特级教师主题报告《强化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深受启发、感悟颇多。

一、明晰建设背景--提升基地发展之效 我们做为工作室成员,要做好项目角色定位,努力成为一位怡然自得的耕耘者,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耕耘才能硕果累累呢?今天丁老师讲座给我们很好的答案,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三读”: 读书·读课·读人,“三耕”:目耕·舌耕·笔耕, “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二、锚定建设目标--掌准基地发展之舵 丁老师从教师从工作室专业发展角度的上让大家更加明白要做好自己工作室发展更要从专业发展出发,做专业引领者和促进者,善于思考的教者 精于研究的智者 ,喜于阅读的学者, 勤于笔耕的作者,这些都 项目负责人角色定位,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创新建设举措--夯实基地发展之基

四、捣实建设成效--增强基地发展之力 工作室应该 从四个方面系统引领,我们更加明确要把工作室发展和与专业融合在一起,才能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把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果运用到工作室中去。

每一次相聚都会点燃智慧的火花,每一次学习都会开启思维的旅程。讲座虽然结束,但留给我的是一种回味无穷的激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我会以这次培训为基点,在深思中不断改进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在研究这条快乐的路上,尽情地享受幼教人的幸福。

第五组  吴岳秀研修日志

名师修炼不非轻,

角色担当四力撑。

精进读书增智慧,

笔耕思考善经营。

核心素养明标准,

高效课堂得共鸣。

教化风华酬岁月,

丹心一片赋征程。

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交流,相信各骨干教师们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对未来的专业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感!

图文编辑:林培燕

初审:孔雪芳   陈海燕

复审:陈亚运

终审:赖远航

阅读 36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