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路生花,“语”你同行——西工大附中“名校+”语文大教研活动纪实

语文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 37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开阔教师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个人专业化水平,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11月28日,西工大附中开展了主题为“研思共进提升语文素养,明晰中考引领备考方向”的2023年西工大附中“名校+”语文大教研活动。副校长赵露、教务处主任张登峰、语文教研组长巩英莉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巩英莉老师主持。

巩英莉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伊始,巩英莉老师对学校能给予这次集体教研的机会表示感谢,并对各校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巩老师强调语文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名校+”教研活动能够帮助老师构建课堂,为中考奠定基础。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们呈现精彩课堂,为中考继续创造辉煌。

张力锐老师分享备考经验

  从学生实际出发,夯实课内知识,熟悉课本文章是中考备考和日常教学的关键所在。张力锐老师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素养备中考》为题,为老师们带来了现代文阅读备考的经验分享。

      张老师从非连、散文、小说等角度出发对现代文考点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考除了考查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文字赏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字感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并且中考现代文命制也越来越重视育人功能、重视思维能力、重视语文素养,且文本选材大多偏向于思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等。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中考现代文题型、分值的变化,思考试题背后的核心,思考语文课堂和考试的关系。

       最后,张老师从掌握常规题的熟练度,花时间了解学生思维和重视课内文本及课后题等角度给予老师们了很多宝贵方法。

孟庆鸣老师分享备考经验

  初2026届语文备课组长孟庆鸣以《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为题展开了古诗文专题复习的心得体会分享,与在场老师相互借鉴学习。

       一、课程标准为导向,学科素养为核心。根据课表,孟老师将古诗文命题方向分为实词解释、虚词意义及用法、断句、翻译句子、文意理解。明确方向,制定计划,心中有数。

       二、常规教学为基石,中小贯通为脉络。复习阶段需落实教学目标,夯实课内基础。掌握课下注释,理解并翻译语段,了解文言句式,把握文章主旨。

       三、整理归纳为体系,思辨探究为宗旨。孟老师将文言文分为人物传记类、家风家训类、品德修养类、勤学苦读类和山水游记类。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提醒老师在复习时要注重整理归纳,为孩子理清板块,更好地进行系统复习。

       孟老师从三个角度为学生带来了详细的古诗文复习的备考经验,孟老师表示,过程虽然比较繁琐,但只要掌握方法,路上一定有繁华相伴。

王小枝老师分享备考经验

  初2026届年级组长王小枝老师以《平时勤奋练笔,考场妙笔生花》为题,结合过去三年初三年级组在作文指导方面做的工作与老师们分享中考作文备考的宝贵经验。

      首先,王老师将作文指导分为三个阶段,按照三个步骤逐层教学。

       初一:读书笔记摘抄积累,作文指导形成序列。作业布置前一定有写法指导、例文分享,吸引孩子对作文课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写作、爱上写作。

       初二:学会积累生活素材,五大板块牢记心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事件,积累生活小事,留心记录美好。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历史五个角度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初三:审题立意深入思考,作文升级逐篇打磨。初三作文教学应更加注重立意选材构思的指导;关注书写;促进学生树立满分意识,勤修改;老师与学生同题写作,课上课下多探讨,点燃学生写作热情,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

       接着,王老师展示了上一届初三备考时准备的资料,包括作文指导课课件、学生习作点评、模考得失总结等,细致具体、毫无保留地为老师做了分享。

       最后,王老师表达了对于未来写作教学的期待,希望鲜衣怒马的少年能看尽锦绣山河,鼓励老师继续不辞辛苦、不辞疲惫,保持对文字的热爱,具体地指导学生,共待百花齐放。

杨文老师分享阅卷体会

  初2023届备课组长杨文老师结合2023年中考阅卷感受为老师分享了四点发现:

       一、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二、评分标准显示层级。三、试题整体难度降低,但高分难得。其中第8、10、11、12、13、17题得分较低,一方面学生审题意识不强,缺少圈点勾画能力;另一方面缺少对文本的分析理解。四、作文选材立意单一,缺少新意。跑步话题是考生写得最多的,“腿灌了铅”“压紧牙关”等字眼在文章中过于常见。团结合作等新颖主题,小标题形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分数易出彩。

       最后,杨老师根据阅卷总结了平常教学应关注的三个方面。一、扎实基础,包括字音字形、默写、语法等,继续落实早读卷、基础卷。二、培养能力。三、提升素养,规范书写、加强认知体会,情感健康丰富,会发现和感悟生活等。

       杨老师以自己多次担任科组长、题组长的经验,借助2023年具体的阅卷实例为老师们分享心得,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柯丽莎老师带来专题讲座

  初2023届老师分享备考经验后,由柯丽莎老师为老师们带来《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与备考策略》讲座分享。

       首先,柯老师强调初三老师都应该关注整本书阅读内容,且“整本书”概念不能太局限,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一篇文章。全体语文老师对2022年提出的新课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希望老师们思考为何新课标变“语文素养”为“核心素养”,关注变动之处,调整旧教法。

       其次,柯老师指出新课标整合后由原本的五个板块调整为四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围绕着核心素养有四个命题: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接着,柯老师强调2024年中考将基于基础任务群、发展型任务群、拓展型任务群命制试题。

       最后,柯老师为老师指明今后的教学思路,应以学生为主导,而不变的是教学与考试一致,教学的水平与学生的水平一致,教学实际与教学目标一致。同时鼓励老师重视课本和课堂,教课本、学课本、吃透课本。

       柯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提高了语文老师们对新课标的认知水平,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同时也让老师们深刻意识到,心中有课标,脚下有路,要以新课标理念与精神为指引,真正落实到语文教育教学中。

领导讲话

  赵露副校长肯定了每位老师发言,对老师们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同时,赵校长希望老师们将今日发言老师所分享的内容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今日的大教研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希望老师们携手用爱、激情、执行力,用心教学,获得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后,巩英莉老师为本次教研活动做出总结,强调老师们应教学规范,重视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教研真的促进教学,用理论联系实际。       

       本次活动为进入冲刺阶段的九年级教师传经送宝,指点迷津;也为七八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明确方向,提供借鉴。各位语文老师在未来任重而道远的教学工作中,都会脚踏实地,潜心教学,为了教育事业全力以赴!

阅读 37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