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防治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预防和控制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我们要了解相关知识,预防疾病。
1.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2.流行性感冒
它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对变异后的病毒无效。潜伏期1-3天,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主要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干咳、结膜充血等。
3.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源以水痘患者为主。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水痘主要发生于5-14岁的儿童,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可发生带状疱疹。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5. 流行性腮腺炎
常侵犯2岁至15岁儿童。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为非化脓性,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部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而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
6.诺如病毒胃肠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常在集体单位引起暴发流行。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主要是患者。病人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的2-5天。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亦可通过经食物、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保护力仅可持续6-24个月,潜伏期为12-48小时,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或腹泻,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呕吐普遍。
学生预防注意事项
1.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3.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5.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
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在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和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4.每日关注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不带病上课,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5.如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实向班主任告知病情,切勿隐瞒或谎报,学生不要带病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