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董村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举行了每半月一次的读书分享活动。
陈云彩老师分享的是“怎么提升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了解到口语交际能力,乃至于刻意的演讲能力,是儿童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口语交际训练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既有课堂上的刻意练习,也有平时言行举止当中的指导。甚至包括对上课发言的刻意聚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课程的角度,小学三个阶段,重点有差别。低段,侧重于讲故事能力的培养;中段,侧重于口头分享与演讲能力的培养;高段,侧重于演讲与辩论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是从模仿开始的。而在低段,讲故事,是模仿表达的最好的方式。故事容易吸引人,儿童容易从讲述中获得成就感;故事需要有理解地讲述,儿童能从讲述中发展思维能力;故事在表达时有明显的节奏的情感,也是口语训练的好材料。讲故事训练的要点,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构故事,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因此,在讲故事训练中,一定要避免儿童背诵故事,而要鼓励儿童讲清楚故事的经过与高潮,并且,不要在乎细节处的失真。有时候,细节处的失真,正是故事的重新创造处,自有其意义与价值。
王书霞分享的是教师应该读哪些书,以做好儿童读写教育。首先,作者推荐了《朗读手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阅读与儿童发展》、《书香童年》、《儿童阅读的心灵地图》等书籍。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对于教师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拓展视野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作者还推荐了《给教师的建议》、《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爱的教育》、《大教学论》、《怎样才算是好老师》等书籍。这些书籍都是经典的教育学著作,涵盖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面,对于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李俊丽老师分享的是什么是童书,我们会异口同声的答是儿童看的故事书。这告诉我们,站在我们的视角去理解和教育儿童是不对的。儿童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在每个阶段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当去处理儿童之间的问题时,应该转变角度,不应该以我们的理解为中心去将事情快速的下定义,无视儿童本身的感受,儿童在成为成人之前,是处在自我中心主义阶段。
所以,童书通常以儿童能够理解的角色去讲述故事,儿童在阅读的时候容易将自己代入故事当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对于我们来讲,应该选择在儿童相对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范围内的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且有正面影响的书才是在课堂教育中应该去选择的书,选对童书才能让儿童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儿童能够在故事里进行自我教育。
黄松霞老师分享了《儿童读写三十讲》的读书感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儿童读写教育的意义。作者在第一章中提到,儿童不只是小孩子,从文化角度讲,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儿童被当作不完备的大人看待,因此文化世界是同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与儿童的信息隔离越来越严重,儿童开始被当成儿童来对待。这时,儿童阅读才真正出现。
作者还提到,从心理学角度讲,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处在自我中心主义阶段。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儿童阅读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和使命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需要通过儿童阅读来帮助他们远离不良信息,提高读写能力。
最后,王改玲老师分享了儿童阅读和写作教育理念及实际操作方法。首先,这本书从“儿童”这一概念入手,探讨了儿童在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上的角色和特性。这让我重新审视了儿童的角色和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和对待他们。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儿童面临着手机使用、网络信息等复杂环境,如何保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阅读和写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海量阅读和广谱阅读。海量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如何引导孩子们做到自动化阅读,书中给了很好的建议。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孩子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能力。而广谱阅读则是一种更为开放和全面的阅读方式,它鼓励孩子们涉猎各个领域,从自然万物到精神心理,从而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