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迢迢诗思清,秋阳杲杲道心明。昔阳县子弟小学的老师们如那秋阳秋水,带着温暖与柔情呵护每一位孩子柔弱的内心,给每一个折翼的天使重获生活、学习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为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家校协同育人,为贯彻落实这一教育公平理念,昔阳县子弟小学努力做好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同时扎实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送教上门是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有效手段。送教上门,不仅是送知识,更是送温暖,让这些孩子不在学校也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一、送教上门,温暖人心
9月4日,昔阳县子弟小学送教团队在刘育红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东冶头镇万家山村的马同学家的送教之旅。
刘校长带领老师们与马同学的爷爷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孩子的认知、感官、语言、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了今后送教上门的主要方向。
学生家长与老师相谈甚欢,孩子看到急切期待的老师上门,心情更是十分的激动,开心地与刘校长进行一番互动交谈。刘校长耐心亲切地嘘寒问暖,让孩子很是喜欢,也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孩子还亲手为送教上门的老师献上拥抱,表示她内心的感动。
语文老师冯彦芳与数学老师李帅鸿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详细地介绍并表达孩子对读书学习的强烈愿望。送教老师送上本学期的课本,向家长介绍书本的内容,为后续的送教教学进一步指明方向。
二、特教指导,合作共赢
9月13日,子弟小学特派高燕林副校长作为送教团队的指导老师,高副校长有着丰富的特教幼教指导经验。高副校长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根据孩子的学情,高副校长指导送教老师根据教材进行学期的教学计划制定,周计划的制定,每次目标等学情的制定,明确每周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对孩子每次学习进行小结。高副校长的耐心指导给予我们送教团队很大的帮助,也为我们文化课的教学明确了方向。
高副校长、侯苏琼老师、马婷老师、郭小良老师为学生进行耐心的教学。孩子肢体协调能力比较弱,老师们就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划线、扎草帽,孩子的乐学态度也感染了老师的情绪,老师教得用心,孩子也学得认真,每次都开心地接受学习的挑战。
三、用心教学,喜笑颜开
每周周二、周四子弟小学送教团队都准时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大力发挥子弟小学团队合作精神,送教不因学校其他活动的冲突而随意停课。
每一次,孩子都充满期待,非常喜欢老师们的上门送教,努力学习写字的姿势,努力学习一笔一划。家长开心地对老师说,孩子每周都激动地等待着老师上门送教,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孩子的进步得益于子弟小学老师团队的付出。孩子每次学习都有收获、有进步,都喜笑颜开,家长也表示真心的感激。
四、多方助力,家校共育
短暂的学习互动,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康复训练指导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
10月16日,我校送教上门活动受到了学校全体老师关注和助力,子弟小学学校派了李鹏老师上门进行指导,李老师耐心地给孩子进行手部肌肉和腿部肌肉的按摩,与孩子进行交流,指导家长给孩子做康复培训。家长十分认真地听取李老师的建议,积极配合,并一再表示对学校的感谢!
送教上门的最大意义在于保证每一个生命得到关爱,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权利,理解每一个生命对受教育的渴望。“送教上门”任重而道远,实现教育公平对于学生个人、教师群体,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有着诸多长远的意义,昔阳县子弟小学将会全力以赴地为这位折翼的天使送去温暖、送去关怀,为需要送教的学生托起美好的明天。
今后,我校将持续用心关注,以实际行动,用专业和坚守,践行送教上门工作的初心使命,勇毅前行,携手奋进,让送教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