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丨荆楚名师名家工程鄂州市名师第三阶段省外联合教研活动体会

慎思笃行
创建于2023-11-27
阅读 3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我有幸参加了荆楚名师名家工程鄂州市名师第三阶段省外联合教研活动。11月25—26日,我们聆听了宁波教育学院教育评估研究院院长黄和林教授的报告《做知行合一的教育》、宁波社科院副书记、副院长鲁焕清教授主讲的分享《红楼梦》:以小见大的典范》、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宁波市名校长罗树庚教授的讲座《例谈名师成长的特质》,收获满满。

      黄和林教授用一幅画像引出王阳明先生的生平:历经仕途坎坷、人生磨难、世间冷暖,曾一度痛苦绝望、不能自拔,却从中国最传统的儒、释、道典籍中汲取了强大力量,充实自我,最终升华提炼,创立心学一派。黄教授还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的三大核心命题,指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与教育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并对此概括总结了“做知行合一的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黄教授的解读下,王阳明心中所秉持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观点与教育者所要坚持的教育理念渐渐交叉、重合,让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教育工作,我们需要做到“知行合一”,“树”有崇高道德理想之人,“育”全面发展之人。

      鲁焕清教授以文字、段落赏析的方式,讲解《红楼梦》如何“一字传神”,不仅让听众感受到文学经典的魅力,还能体会其蕴含的文化能量和精神力量。鲁教授以小见大的赏析,从小物件中见大编织、小故事中见大信息、小人物中见大冲突、小家族中见大兴衰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以文字的视角,带领现场的听众梦回金陵,体会经典人物的跌宕一生。重新品味《红楼梦》,给了教师们新的思考:荣国府的衰败与教育是否有关?作为一个国家,如何保持昌盛?我个人认为,荣国府的没落最主要的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德育的缺失,从上至下品德缺乏正气之风;二是理想教育缺失,导致家族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三是廉洁教育缺失,从主到仆各有各的小心思。设想如果我们的教育也如此,20年后的国家不堪设想。重温红楼,让教师们对习近平主席“立德树人”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罗树庚校长在《例谈名师成长的特质》讲座中指出,教师们要像大先生一样,立德、立功、立言,要扎实学识修炼为师之能,实践研究走好为师之路,笔耕不辍书写教育人生,善于积累书写厚实教育阅历,宠辱不惊面对虚名浮利。他分享了教育大家孙维刚、于漪的教育故事,童海军、窦桂梅、支玉恒、章振乐、叶海辉等全国特级教师的教育之路,给了在座教师很大启发。罗校长还指出,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老师们应该勤读善思爱写作。他介绍了林清玄等老师坚持每天写作的感人事迹,也分享了自己在专业读写方面的成长路径。他在专业写作道路上见贤思齐,又勇于鞭策自己,从给自己制定每天500字的写作目标,激励自己系统整理日常的教育心得体会,到一年在教育专刊发表多篇文章,潜心撰写教育教学专著,其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自律与坚持。讲座上,他分享展示了一份份教材的系统分析、一篇篇教育教学的反思笔记,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育人之责与专业之志。而他的踏实自律、见贤思齐、奋斗不息精神也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11月26日下午,带着对宁波这座教育之都的着迷,我们参观了宁波教育博物馆,感受着宁波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小小的宁波,古有不计其数的状元,如今成为“院士之乡”,为什么?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是靠一批又一批教育大先生去推动的。怎样成为教育大先生?靠的不仅仅是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更需要在育人过程中展开反思、创新、创造,也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

      周末两天满满的学习让我因忙碌而变得浮躁的内心渐渐安定下来,使我们的思想在专家的引领下再一次沉淀升华。专家的讲座和教育家的典型事迹,让我感受着教育的深邃和宽广,又一次领悟了“学,然后知不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研于心,修于行,学于思,成于恒。相信鄂州名师培训班的老师们在学思悟行中,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教育。

2023年11月26日廖思红撰于宁波

阅读 3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