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这一源头活水的润泽!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潮阳区教师发展中心加大课堂教学的教研力度,不断推动潮阳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11月22日,潮阳区高二历史公开课暨教学研讨活动在潮阳实验学校举办。潮阳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郑名生,潮阳实验学校教学校长谭承俊,潮阳区高二历史教师及潮阳区高中历史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深耕课堂 行而不辍
本次公开课由潮阳区高中历史工作室主持人庄婷婷老师执教,课题为选必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课时)。
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理论性强。既要求掌握不同时期具体的货币知识,又要求理解货币演变与国家治理的抽象关系,教学难度颇大。庄教师从单元整体立意出发,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发行管理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治理有深刻的影响。庄老师依据课标,挖掘教材,立足学情,定位课堂立意“从货币看国家治理”。通过设置情境,以任务驱动教学,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习任务一: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影响因素。学生自主梳理中国货币发展演变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纲要所学阶段特征分析货币演变的原因、影响,实现纲要与选必的有机整合;学习任务二:理解货币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教师通过史料分析进行历史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演变与时代变迁,货币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庄老师的教学设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之间的关联性;课堂问题链设计精妙,既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核心知识,又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核心素养在润物无声中得到落实,并浸润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念。
点评交流 共研共进
评课环节中,授课教师说课、听课老师评课,大家积极互动、畅所欲言。工作室成员林妹妹老师点评:庄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节课的亮点一是任务驱动教学,通过问题设置驱动学生回归教材;通过层层设问,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亮点二是史料教学到位。教师对史料的解读到位,通过深入剖析史料,解读史料信息,为课堂教学主线服务,同时体现出老师自身文化底蕴深厚。
潮阳一中吴盛炜老师点评:本节课体现如下亮点1、课堂以生为本,既有单元立意,又有本课立意,将本课和选必一的主题“社会治理”进行了紧密联系;2、史料类型多元、丰富,贯穿了史料价值等学法指导,史料实证素养落实到位, 润物细无声。3、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知识拓展到位,与纲要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4、课堂中预设性的问题和深层次的拓展结合紧密,教师引导有效到位,提问学生的形式多样,使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讲练结合,以题戴讲。建议: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导性。
潮阳实验学校潘华伟老师点评:这节课从呈现的结果中看,尽善尽美。备课中立足于学生视角,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了落实。时间允许可以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如进一步渗透货币的价值观。
潮阳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郑名生主持会议并对活动做出总结。郑主任指出,本课遵循课标,挖掘教材,落实到生,讲练结合,时效性强,课堂高效。将历史和现实进行了紧密联系,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学科的铸魂立意。郑主任提出了历史教研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寄以殷切的希望。历史教研努力的方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究,去探索?郑主任指出,历史教学需要进一步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中的实施。不仅要以生为本,更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本。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展现教师智慧,提升课堂魅力,渗透历史思维,涵养核心素养,加强现实联系,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期待的课。
会后,高中历史工作室成员,开展了“双新背景下如何深度备课”主题研讨活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课承载着授课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备课磨课中,依据课标、钻研教材、立足学情,设置情境,设计问题,取舍史料,精选习题,过渡衔接,制作课件,查找资料……在不断的推翻建立中,调整设计思路,变换呈现方式,反复打磨,最终呈现,收获成长。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要立足课堂,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广泛学习,积极借鉴,为全区呈现更多更好的优质公开课,展示研究成果。大家共研共进,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共同助力潮阳历史教育的发展。
“江平视野阔,风正好扬帆”,学无止境,教育无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以扎实的业务功底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潮阳区这片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快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淬炼,春华秋实。愿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中,在教学的磨砺中,绽放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