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云南省2022年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初中历史培训班第三、四期教师赴成都双流区,进行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以学为主”生命课堂的学习。

一、专家赋能指方向,以学为主促发展
(一)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构建
11月21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陈德运老师通过理论结合课例分析,指出生本课堂构建要注重四大原则:生活化、差异性、发展性、生成性;陈老师认为现代历史教学离不开叙事、表现、史料、问题五大要素。为此,陈老师结合孔子和商鞅变法的相关史料引导老师们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通过实践互动向与会老师们示范了到在教学中如何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带领学生走近立体化的历史人物。但教师并非讲故事,而是要帮助学生讲好故事,为了老师们进一步理解该如何帮助学生讲好故事,陈老师以《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课为例,依次对七个形式多样的活动路径进行了具体剖析,旨在教会学生从历史叙事的角度构建生本课堂。
陈德运老师授课
11月24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利娟老师针对“以学为主的历史教学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与老师们交流了教学设计应该如何开展,并依托实例与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共同分析了教学目标撰写误区,进而为老师们引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之下教学目标的正确叙写方式,张老师深入浅出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在分享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之后,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大礼”——分析学习了成都市2023年“蜀都杯”特等奖《人民解放战争》课例,并现场与执教教师范轶博老师进行连线,老师们通过学习以及与范老师的连线互动交流,看到了何为一堂好课,以及在好课背后付出的艰辛,收获颇丰。
张利娟老师授课
11月26日上午,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的张丽萍老师受邀为我们带来了《以学为主的初中历史学习重难点》的分享。张老师从历史演进和国家方针大政的角度为老师们指明了以学为主教改的必要性,随后从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典型案例等多层次展开分享。在典型案例部分,张老师从六个维度为老师们分享了围绕核心素养进行以学为主的历史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细致而又具有实操性。
张丽萍老师授课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
以学为主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构建地位,更强调基于核心素养与大概念,大概念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中应具备的大视野,因此,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1月22日上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刘影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向老师们展示了大单元教学如何突出核心素养的落实与问题的解决,并分享了大单元教学“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设计路径。
刘影、李萍老师授课
下午场的分享由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李萍老师带来,李老师通过七个“实实在在”从研读课标、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确定评证、整合资源、设计问题、运用技术等层面就如何抓“大”放“小”提取大概念并落实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
11月24日上午,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刘华英老师在交流开始结合生活经历与老师们探讨了学习历史价值所在的问题,从历史中无疑能够汲取力量,那么如何汲取呢?刘老师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科必备知识作为主要载体、学科活动为主要途径、教师引导、通过学科考评形成保障等四个方面给老师们提出了建议。
刘华英老师授课
(三)大概念统摄下的跨学科学习
围绕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既包括学科大概念的设计,也囊括了跨学科大概念的设计,多学科的融合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一大抓手,为此,11月22日上午,刘影老师在分享中结合亲自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程《融合地域文化,扮靓身边的地铁站》从项目的由来、实践具体过程、结果等具体为老师们展示了如何指导学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联系并服务于生活。
二、课堂实践拓思路,寻访遗迹悟文明
除了专家的理论讲授,本周研修项目组还安排了进校跟岗和主题参观研学来实践课程,帮助学员们更好地渗透研修思考。本次跟岗学校是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我们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
上午我们分别观摩了由张丽萍老师执教的八年级历史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何雪梅老师执教的七年级历史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两位老师围绕“构建生本课堂”这一观摩主题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既有常态课的规范有序,又有观摩课的十足设计感;既有对战争主题的升华,也有“主播带货”的新潮师生互动,都达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下午场的观摩则是学校的历史心理剧系列课程《让历史照亮心灵——以武则天为例》的阶段成果展示课。本节课既是历史、语文、心理三科跨学科融合课程实践的示范,又是立德树人、滋养心灵的历史实用价值的呈现。在课程中,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学生的实操能力、体会学生的思想升华,的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能力训练。课间,老师们还参观了学校教室的班级文化墙、体育场及音乐教室等功能区域,发现了许多同学们精心制作的手工和美术作品,充分感受到了学校为学生营造出浓浓的主动学习氛围。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访学
教育教学需要进行技能训练,更需要取材生活、搜集教学素材。本周,老师们围绕“古蜀国文明探寻”这一主题,有幸来到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进行参观研学,近距离观看了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等一些列让人惊叹的古蜀国文明一手考古资料,也了解到文物挖掘、保护与修复等考古科技的流程。置身古蜀国文明的汇集地,感受着一件件文明背后的厚重历史,我们对青铜文明、对历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必将为今后老师们的历史教师积攒更多珍贵素材、启发更多教学思路。
参观三星堆博物馆
本周的研修内容充实、授课精彩纷呈,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课堂观摩;既有内场互动又有室外参观研学,听着专家们的成果介绍、看着以生为主的课堂实践和学校建设、近距离感受着三星堆古蜀文物的神秘魅力,所有研修老师们的内心是喜悦的、笑容是满足的、收获是颇丰的。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对未来的历史教学充分期待。正如授课专家李萍老师所言:深深地耕、浅浅地教、浓浓的爱,历史课堂就会精彩,核心素养就会落地!
图文:尚萌、陆莎
编辑:陆莎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