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悦·课程〉津南八幼枫情阳光园中四班深度学习主题——“布”童凡响

Eʟɪᴀᴜᴋ
创建于2023-11-27
阅读 30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前言

  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从每个人的服装到家居的装饰品,处处都可以发现布的踪迹。《指南》中提出: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老师捕捉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观察漂亮的裙子,因此追随孩子的兴趣走进布的世界,开始一段精彩的“布”童凡响,探秘布的世界。

无处“布”在

寻"布"之旅

孩子们主动探索—寻找各种各样的布

千喜:我的裙子也是布做的,很柔软很漂亮。

雨竹:这个是毛巾架上面的布,用来做成毛巾,我们可以擦手擦嘴巴,感觉刺刺的。

宇熙:这是我找到的围巾,软软的很暖和

晨晨:我发现了画画穿的罩衣也是布做的,很光滑。

孩子们和老师置身于布的世界里,主动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布,发现窗帘、口罩还有桌布都是布制作的,感受了“布”一样的体验。

“布”的调查

你在不同的地方见过什么布呢?这些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布"的调查

01:40

我收集的"布"

在调查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接触到而且收集了各种不同的布。

解“布”之谜

01.五官探"布"形成初步了解

我听到了像塑料袋一样摩擦的声音。

我把布放在脸上,好软和啊!

“嘟嘟我都能看到你”

“我什么也看不到呀!”

“宇辰,我的布摸起来扎手,你的呢?”

“我的很滑,不扎手”

在寻找、调查与收集过程中,孩子们调动不同的感官,发现布有着不同的特性。

02."布"一样的实验开展深入研究

沿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对布的特性有进一步的研究,又开展关于布的小实验。

实验总结

为了了解布的吸水性,孩子们用滴管滴水在布上,观察布的颜色变化和滴水程度。教师准备了厚薄不同、排列稀疏程度不同的布料。孩子们发现较厚的、排列紧密的布料吸水性好;而较薄的、排列稀疏的布料吸水性差;最后的最后,遮雨布真的不吸水呢!

“布"一样的色彩

01.我设计的布

通过观察,孩子们知道布是不同材质、不同图案以及不同颜色的。孩子们也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布,那么让我们一起设计一块布吧!

用彩笔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在布上涂鸦

我们设计的挂毯

将布贴画装饰红格子大象

亲手制作的“布”里生花

每一笔都是你们的专属印记,每一块布都独一无二!

02.我扎染的布

扎染初体验

02:16

扎染步骤

第一步:先将布浸湿

第二步:将布通过折、卷等方式扎紧实。

第三步:滴染、浸染使布料充分均匀染上颜料。

01:18

我们成功啦!这个秋天,和中四班的小朋友们一起邂逅扎染吧,染出秋日里最亮丽的一抹颜色!

  看!这就是我们扎染的布,孩子们在亲身操作中提高了操作能力、创作能力。扎染,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随机变化的美。

  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一格。在"布"童凡响主题课程中,教师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跟随幼儿的脚步,做一个静静的观察者,支持和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同时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呈现孩子的学习、实践、建构历程。孩子们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也在品读同伴有趣的故事,做到了环境与幼儿互动,真正发挥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

撰稿制作:赵康 周志妹

初审:杨秋子

终审:高志静

阅读 30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