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女,37岁,居住于山西晋城,眩晕伴行走不稳一月余,行走易倾斜,伴明显的跌倒恐惧及焦虑,曾在当地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多次,不见好转,后经介绍来到千里之外的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眩晕门诊就诊,找到眩晕科的学科带头人孙文青院长,孙院长经过认真细心的询问病史、查体及颅脑核磁等检查,综合分析考虑患者可能是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较重,后收治到眩晕病区。住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前庭功能减退”,经过积极的前庭康复治疗,患者效果显著,得到患者对疗效的充分肯定。
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VRT),是指对眩晕及平衡失调的患者,特别是因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症状者,采取以训练为主的措施,使机体已受损或紊乱的前庭功能获得提高和改善,从而消除患者的症状。20世纪40年代,Cawthorne和Cooksey提出可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来改善前庭功能,此方法称为Cawthorne-Cooksey练习法。1972年美国学者McCabe提出康复训练可以减轻眩晕症状。2016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发布了外周前庭功能减退患者前庭康复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7月我国专家在中华医学杂志发布《前庭康复专家共识》。目前,前庭康复训练已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是治疗眩晕和平衡障碍患者的有效方法。
前庭康复是利用中枢的可塑性及代偿功能,通过一系列眼、颈、头部及躯体运动来改善眩晕症状及提高平衡能力,是目前治疗眩晕和平衡障碍安全有效的方法。
*前庭康复的目的:
前庭康复目的是为了:1)增强凝视的稳定性;2)提高姿势的稳定度;3)改善眩晕症状;4)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所证实,已逐渐成为除药物、手术以外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前庭康复的机制
前庭神经系统具有一定代偿功能和可塑性,为前庭康复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学基础。前庭代偿过程主要包括前庭适应、习服和替代三大机制。
1.前庭适应:前庭适应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前庭损伤的适应能力,使前庭系统能适应长期由外周前庭不对称信息的传入,从而对前庭反射产生适应性控制,改变前庭反射的增益、时相和方向,达到治疗效果。
2.前庭习服:前庭习服是指前庭系统受到一系列相同的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性逐渐降低的现象。
3.前庭替代:前庭替代通过视觉、本体感觉、颈眼反射等途径来替代已丧失的前庭功能,以提高维持机体平衡的能力。
前庭康复的适应证
1.涉及前庭系统的外科治疗包括损害前庭功能的眩晕手术、累及前庭系统的内耳手术、累及前庭系统肿瘤手术或外伤等患者;
2.外周前庭功能受损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减退患者;
3.中枢前庭功能受损的患者;
4.因功能失调等诱发的运动不耐受、视性眩晕、功能性头晕患者,甚至心理障碍导致的眩晕患者等
外科治疗或药物治疗后未进行规范的干预,患者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或长时间的视物晃动、平衡不稳等症状,应尽早进行规范的无创性前庭康复训练,有利于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你身边的家人或朋友出现眩晕、头晕、行走不稳和高风险跌倒患者,请及时到我院眩晕门诊咨询就诊。
眩晕诊疗中心联系电话:0379-69987726
门诊地址: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急诊内科大楼5楼
病房地址: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急诊内科楼1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