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班教育案例—小小设计师

文萃幼儿园~中二班
创建于2023-11-27
阅读 15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二班教育案例——小小服装设计师

一颗纽扣 

一根丝线  

一块花布 

一条纱巾

在孩子手中  

将变成新颖而奇巧的艺术

一、我设计的服装

     平时家长都会带小朋友去各个商场买衣服,但是幼儿对于衣服有哪些常见的款式以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究竟是什么样,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结合班级大主题下,我们建议小朋友回家观察自己的衣服款式,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带来给大家介绍,丰富他们对于衣服的认知。

1.讨论与分享

      我最喜欢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我想做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上面的的问题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解答和分享。

                     “我最喜欢的服装调查表”

   教师思考:孩子们尝试用一定的词语表达自己喜欢的衣服,同时台下的小观众通过幼儿的分享可以观察到,通过同伴的衣服形容词可以感知到,不同的衣服样式。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认知,也为他们的制衣活动进行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接下来就是制作衣服的相关物资与人员的准备。

设计师的头脑风暴
1.制作衣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孩子们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后,能对自己想做的衣服有了大致的框架,然而衣服的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材料准备与人员的准备,于是大家再次展开讨论。

老师:制衣需要哪些材料呢?
幼儿回答:需要布和毛线、还有一些装饰品。

       他们从教室中寻找自己认为可用于制作衣服的布类,发现棉布、纱、丝带等布类

    教师指导策略:教师引导孩子们利用观察,分析布的款式、颜色、花纹尝试寻找分类特点,并且通过多种感官的方式发现布的特点。孩子们在感受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个布滑滑的,很舒服。这块布比较粗糙,穿上有点难受。这块布的花纹很特别。这块布上面全是小小的花。这块是透明的,能透过布看到外面。

     寻找完材料,孩子们一起进行布料的整理与分类,按物品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分类,已经完成了制作衣服之前的材料准备。

小小服装设计师
做一件衣服,我们需要哪些准备呢?
1.布的由来——织布区

     布是怎么从一条线变成一块布的呢?在汇雅轩里,我们体验着织布,感受布料的制作过程。

2.美丽的布——扎染区

    制作一件美丽的衣服首先需要一块美丽的布料。在扎染区,孩子们变成染布达人,皮筋、夹子、染料都是他们的好帮手,瞧,一块块漂亮的布料就从他们的巧手下制作出来了!

3.了解服装

   为了更好地了解衣服是怎么做的,我们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步骤。

4.设计衣服

    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服装的款式和色彩表现在孩子面前,让我们了解了服装的搭配、色彩很重要。

(1)认识工具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了解打版的工具:皮尺、木头夹子、划粉,还介绍打版方法,知道了上衣的前面和后面是不同的,我们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前面与后面的形状。

(2)开始设计制作服装

     在第一次制作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孩子想当小模特,由设计师为他/她打造好看的衣服;有的孩子想当设计师,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现有苗苗小朋友和轩轩小朋当队长来进行挑选自己的队友,分工明确后,小设计师们开始制作服装啦!

测量:
记录尺码
测量结果:
挑选布料+裁剪:

     孩子们的服装制作已经全部结束,小模特准备走秀,让大家评选谁是最受欢迎的服装。

走秀视频:
01:20

      经过幼儿投票,获得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孙嘉妍模特身上穿的衣服,因为她具有扎染的元素,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教师思考:在第一次自主设计服装的过程中,孩子对设计的概念比较模糊,设计的作品也不成型,比较单一。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材料的选择和活动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并再次进行了设计活动。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生活即教育,教师将幼儿感兴趣的制作服装引入课程,让幼儿充分体验从测量、裁剪、缝纫到装饰制作服装的全过程,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达也得以体现,幼儿更是乐在其中。

       对于幼儿来说,这段时间是服装制作的一次初体验,在体验中认识,在体验中学习,对老师来说,这段时间是引导者、聆听者,也是学习者,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制作过程。从一块布变成一件衣服,实在是一件困难又伟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随着服装制作的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的讨论声不断,纷纷表示下次想尝试制作真正能穿的衣服,关于服装制作的故事我们仍在继续……

阅读 15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