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春江小学语文教师代表赴长沙观摩学习

杨晨
创建于2023-11-27
阅读 3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独木难成林,滴水难聚海,教育不是闭门育林,而是相互学习,聚力成长。11月25日-26日冷水滩区春江小学语文教师代表吴梨花老师和杨晨老师赴长沙参加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阅读、写作教学新范式”的观摩研讨活动。期间,两位老师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收获颇丰。

      本次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邀请了王崧舟、张忠诚、管建刚、王铁青、张怡、刘恋6位名师。他们用前瞻的视野。生动的课例和精彩的讲座呈现了一线名师和专家的最新研究课例成果,启发老师们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阅读、写作教学的思考。

      

        张忠诚老师示范的《有你,真好》一课中,结合单元大目标——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张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入手,选取典型事例,以学生们熟悉的课文《小木船》为例,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写具体感触最深的事件,如何把一个一个场景写的起伏生动。从而表达“有你,真好”的中心意思。

      王崧舟老师示范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紧扣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把这堂课的定位,置于整个鲁迅文化语境中。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很多不经意对鲁迅的插叙,比如鲁迅先生的120多个笔名、鲁迅去世后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和文章、萧红的文章、以及其他人写鲁迅的作品。因为置身于鲁迅文学的大语境下,文本得到了充分的开掘。使学生不但走进了这篇课文,更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王铁青老师示范的《青山不老》,以“新闻采访”为主任务,展开了整篇文章的学习,再到新闻稿与课文的比较分析,最后又以“为什么文中不出现老人的名字?”引发学生深思,揭示主题:青山不老。这样的思辨课堂,帮助学生从一篇文章的学习中进而掌握了其背后的大概念,提升语文素养。

       管建刚老师示范的《忆读书》第1课时与张怡老师示范的第2课时,引导我们思考“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张怡老师示范的《两茎灯草》,一改往日常规教学中对严监生“吝啬”的形象分析,联系原著《儒林外史》中其他地方对严监生的描写,再联系《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的葛朗台做对比,让学生重新审视严监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教学,让人耳目一新,深度思考。

      六位名师就“学习任务群”问题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落实新课标,优化教与学,赋能新课堂,探索新路径,既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又突出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引导并指明老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方向。

       在观摩课程中,我们仔细聆听,认证做笔记,将所学所思记录在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能把学习到的经验落到实处。

阅读 3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