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促成长,研途更精彩一会昌小学“盲盒”教研活动

伍六七
创建于2023-11-26
阅读 3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逐十一月的和风, 沐浴金秋的阳光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践行新课标精神,提升教研活力,提高教学能力,形成教研合力,改变“一人上课,众人旁观”的教研状态,11月23日,会昌小学开展了数学“盲盒式”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数学组承办,会小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参加。

选课备课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从接到“盲盒”任务开始,备课组长沈圣娇老师带领全组老师从现有学情出发,研读新课标,通过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此次“盲盒”课题为《沏茶问题》。

接力试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位老师们开始了接力试教,每一位试教的老师都在最初的教案上加以改进,于课堂的预设,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注入了自己的想法 ,取长补短,研磨取舍,在思索和实践中一步步优化教学设计。

协同改课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全部试教结束后,由试教老师再次将试教后的想法提出,整个组的老师再次进行思考的碰撞,精耕细磨,最终定稿。

数学组抽签上课

  11月23日,四年级数学“盲盒”开关正式启动,由四(10)班的班长上台抽签,几个上课的老师的名字迅速滚动,顿时所有师生的心悬了起来,活力满满的李竹金老师被选中,她成为了本次数学“盲盒”的幸运女神。

“盲”出惊喜

课堂展示显精彩

  李竹金老师以本地当下热门话题为素材导入沏茶问题,富有生活气息,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探究过程,在观察、对比交流中发现在做一件事情时要考虑先后顺序,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可以尽快让客人喝到茶,体现优化思想。在关键处设疑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如当学生提到"同时做"这个环节时,教师适时提问"所有的事情都能同时做吗""沏茶能先做吗"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教学课件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问题情境,给人美好的视觉听觉享受。整堂课师生互动积极,学生兴趣盎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圆桌辩课促成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长沈圣娇老师的组织下,现场进行了圆桌辩课。辩课环节先由上课教师李竹金老师做教学设计阐述,其次由评课代表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接着进行了三个问题研讨,问题一: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磨课中是如何突破的?现场由陈瑜珍老师做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问题二:备课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怎样解决的?由王荔老师做解释和说明。问题三: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畅谈策略。由李竹金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些适用的策略和方法。辩课团的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李竹金老师这堂盲盒课的优点和亮点,也提出了中肯而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课,不磨不好;课,不改难优。只有不断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标,才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这次盲盒教研凝聚了集体的力量,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协作前行的从容。李竹金老师呈现的完美课堂,为这次“盲盒”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李竹金老师的课以数学活动为主,贯穿整个课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应用生活中的事例,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与实践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课中孩子有思考,有收获,并且通过此次教研也看出了四年级数学老师们的全身心投入和辛苦的付出。

总结提升

         最后,数学中心组余夏生组长总结了此次教研活动,“盲盒”教研,“盲”而不茫,“盲”出精彩,“盲”促成长。通过此次活动,参与磨课的六位教师不仅更深切地懂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更是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通过盲盒教研活动,可以对重点课时难点课时进行重点打磨,这样大家对教材的理解就更透彻清晰了,对课的设计更得心应手了,对课的把握更游刃有余,大家在课堂的反应更机智灵活了……集思广益、思想碰撞、求同存异、共同进步,这是我们在这次“盲盒式”教研活动中最深刻的体会与收获。

   “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感谢几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感谢组员的积极配合和辛苦付出,相信教研吹开的“盲盒”之花会让我们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会让会小的教师共同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阅读 3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