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中兴学校小学部数学组分学段开展了2023年秋季听评课教研活动。
活动筹备
本次教研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杨丽老师确定活动主题、时间安排和课堂观摩内容, 并邀请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评课,其中一二年级为低段数学组,三四年级为中段数学组。
课堂观摩
李苗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李老师从谈话切入,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画上画了什么?再让学生数一数,画上物体的数量,自然而轻松地切入主题。观察完主题图后,李老师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8和9,找找我们教室里的8和9,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接着,李老师又让学生用桌子上的8(9)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能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灵活性。
尚丽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尚老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蔡甜甜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蔡老师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节课在教学6和7基数含义时,蔡老师利用主题图“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的方式数出图中人、物品的数量,让数学更贴近学生。蔡老师还注意挖掘主题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梅傲寒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梅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刘文卓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本节课的重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 。刘老师在设计本课时,把排列1、2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改成了学生喜欢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破译密码。并由打开密码锁进入数学王国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课后的练习拓展情境呼应,设计精心巧妙。
杨丽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绘本故事《老狼老狼几点了》贯穿课程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环节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学生通过“贴一贴”、“拨一拨”活动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钟面模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
胡雪丽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毫米的认识》,胡老师从大家感兴趣的西游记故事导入,以孙悟空金箍棒的变化为切入点,激活了“厘米”和“米”的旧知,引出对“毫米”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胡老师在教学中以“做”为中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
廖思远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归一问题》,在廖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经历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三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活动中,她不仅带孩子们画图表征题意,在画图中明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还抽象出了“归一问题”的思路框架图,帮助孩子们初步体验运用综合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模型意识。在整个教学中,三次对比有层次地引发孩子思维的碰撞,凸显出归一问题的本质就是要先求出不变的每份数,从而为今后多步问题的解决策略埋下“种子”。
代雪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本堂课代老师注重温故知新,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了笔算热身赛,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只进位一次的加法,规范笔算格式,为新课连续进位加法做铺垫。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例:学生回答问题后说一说你的方法、学生板演、独立完成、展示成果、发现问题等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结论,同时又运用结论到实际生活中去,让整个课堂更加有效,更加高效。
周倩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堂开始,周老师通过有趣的动画视频根据小偷留下的特征线索抓小偷,让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激发了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兴趣。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实践活动,每项活动周老师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了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己。学生在小组内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自主探索验证了猜想,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体现了数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
叶金龙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本堂课叶老师借助教材主题图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通过主题图的引出,引导学生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全面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知识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领悟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意义及方法,预设达成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李红艳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在课堂上李老师非常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数水果、摆水果、圈水果,把倍的概念转化成几种水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再通过拍手互动小游戏,让学生轻松理解几个几和倍数关系。这样的教学循序渐进,简单易懂,学生学得既轻松又高效!
陈玲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这一课时是第四单元的难点,学生对“0”退位后最终表示几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课堂独立思考环节中以及后续小组交流时教师给足了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探索。小组成员依次、有梯度地表达各自的想法,多数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组内对话中逐渐明晰,少部分似懂非懂的学生就由全班交流来解决,在全班的对话中学生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再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学生慢慢理解了“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的算理,计算的方法也得到了加强,完成了对本课难点的突破。
邱雪林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邱老师从教材儿童乐园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目的让学生在观察情景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在探究计算方法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最后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邱老师运用游戏化教学,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
马红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马老师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圆、正方形、长方形折一折,动手创造几分之一,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重点探究为什么折出的二分之一图形、颜色、大小等都不相同,可是都能用1/2来表示,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张怡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她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展开新课的探究,学生在“画一画,写一写”的活动中,探究“80÷20”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图、文字或算式表示出来。而后抛出问题:为什么可以把80÷20看成8÷2来计算?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感悟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可以看成计数单位的个数相除,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几何直观的应用,这正是“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构“除法模型”的过程。
陈文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上课伊始,陈老师请同学用“一边……一边”“先……再”填空,让学生们感受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有些不能同时做,为新课做好铺垫。课堂中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首先让学生充分理解情境,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沏茶的顺序,讨论在最短时间内沏好茶的各种方案,最后选取两个方案上台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让学生明白沏茶时要用到顺序、科学、同时的运筹思想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最优化的方法。
邢倩倩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神奇的默比乌斯带》,它是第五单元的课后数学游戏,目的是以数学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本堂课邢老师活动创设有层次有深度,探究课堂设计的“尝试做”、“模仿捕快”、“平均分”、“拓展活动”等很巧妙,思考点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在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深度探究。特别是将纸条“扭一次、扭两次、扭三次、扭四次”这几个活动,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旨在引导学生深度探究,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研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大家各抒己见,在肯定授课教师闪光点的同时,及时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听课教师认真写好听课记录。教学过程重难点和师生交流的闪光点都能在记录单上显示出来。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未来展望
在今后的数学教研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评课环节,注重教学案例的分享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虽然本次教研活动已结束,但我们的教研脚步永不停驻。我们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