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新课标 新课程 新课堂”——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心得

WDM
创建于2023-11-26
阅读 3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深得市、区两级教研室领导信任。11月21日~24日,有幸与来自桐城的音乐教研员徐俊琳、宜秀郑海燕等8位老师一行来到被誉为“幸福之城”的珠海,参加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新课程教学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柔性引进专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校外学部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组组长刘沛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中音乐课标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标修订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花城版)主编程建平两位大咖。

首先,刘沛教授做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总体把握”主题讲座,他指出,对音乐学科的性质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凝练,是中国音乐教育家对世界音乐教育的重大贡献。2001年、2011年、2017年、2020年的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为音乐课程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回答和解决了世界音乐教育同行长期追寻却难以完整说明的核心问题,而且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彰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体现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贡献,我们应该予以深度研究、深刻理解、深入探索。

刘沛教授在讲座中还就“如何看待核心素养、双基教学、三维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表明,双基并非是素养教学的对立面,而是它的基石。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要着眼于艺术素养,设置长远的目标,着手于艺术实践,教师教学要深入浅出,布置的学习任务也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动起来。

最后,刘沛教授提出了“艺术表现”>唱歌演奏等、“审美感知”>聆听音乐、“文化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创意实践”>即兴、作曲、编曲等、普遍一般>个别特殊等观点。前来学习的老师们通过短短两小时的讲座收获良多,在提问环节也积极踊跃地与刘沛教授进行交流。

第二场程建平教授为大家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做了重点解析。

 首先,程教授从“新课标新在哪?”的设问中,聚焦新课标、新要求、新期待,并对艺术课标进行整体综述。程教授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历史演进谈起,对艺术课标在学科综合、课程丰富、凝练核心素养、研制各学段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变化与创新进行了整体介绍。

其次,程教授对新课标的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具体解析:1.从重点把握加强“三种”文化教育、抵制“三俗”之风、树立正确“四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音乐课程的性质等方面解析“课程性质”。2.从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三方面解析“课程理念”。

3.从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体现艺术学习特点,优化评价机制三方面解析“设计思路”。4.从义务教育与高中音乐美术的对接谈“核心素养”,重点解析为什么增加了创意实践?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是什么?5.从双基向核心素养的转向,从知识本位先素养为先的转向解析“课程目标”。并对学段目标的递进关系、共性指向、新三科学段目标进行解析,厘清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6.从艺术课程内容总体结构与具体课程开设、音乐课程内容结构与教学流程三方面解析“课程内容”,并对欣赏、表现、创造、联系的教学指向、教学意义详尽解析。7.从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的关系、任务的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意义、任务要点归结等方面解析“学习任务”。8.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解析学生阶段性学业成就标准。

9.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等五方面提出“课程实施”要求。详尽解析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善用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五方面“教学建议”。

      本次研讨会上,刘沛教授深入浅出,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几个关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使我受益匪浅。程教授就怎么认识新课标,怎样实施新课标等问题和参加研修的教研员们及省课改专家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从两位教授的讲座中我也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等一切学校活动的基本依据。课标修订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大局,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进一步强化学科综合意识、素养育人意识、任务驱动意识、实践活动意识、学业评价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标的认知及对新理念的认同,提升新课标的转化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储备充分的理论积累。

阅读 3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