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去拜访做了40多年木匠的张爷爷,张爷爷做木工不用一颗钉子,都是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拼接,榫卯结构是一项精湛的木工技艺,中国榫卯结构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榫卯结构的家具,可以使用上百年不松动。

小的听大的,大的听组长的,组长听老师的。
出发之前,我们分成了4组,组员不能把组长弄丢了,要不中午没饭吃,组长不能把老师弄丢了,要不就回不来了。

驱车50分钟,我们到了张爷爷的木工作坊。
张爷爷正在制作榫卯结构。只见张爷爷一会磨,一会切,一会锯,一会钻,一会锤,一会拼接榫卯,一会又拆开来,反反复复,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孩子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张爷爷制作。

终于做好了,我们也来试试,拼接榫卯结构。

人小本领大。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榫卯”两个字,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榫跟一种叫猎鹰的鸟有关,很擅长捕猎,速度很快。榫快速的插入卯中固定,就想猎鹰用嘴捕猎一样,准确、快速。

参观张爷爷做的榫卯结构的家具,有罗汉床、太师椅、八仙桌、飞燕桌、饭甑等,现在很难见到这些家具,张爷爷说只有老木匠才做的出来,一些工艺已经失传了。


一般的孩子买玩具,不错的孩子自己创造玩具,优秀的孩子跟人玩。
我们发现了一张破损的窗户花格,也都是榫卯结构拼接的,拆了装,装了拆,玩的不亦乐乎。

我拼的像不像一把枪?

中午,我们吃柴火饭。这个柴火灶是张爷爷自己设计的,用了十几年,只要开始加好柴,生一次火,不用再加柴,可以用4.5个小时,做一顿饭绰绰有余。

张爷爷向我们演示了设计原理,通过木棍把火的通道留出来,然后把木条、木屑、木皮依次填充、压实。这样不仅仅不需要添柴,而且房间没有烟。
张爷爷说,他5.6岁的时候就帮家里生柴做饭,做很多家务,我们现在做的事太少了。
家长不禁感慨,还是要多让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一定要动脑筋,手巧才能心灵。

念诵感恩词,请长辈先用餐,开餐了!
柴火饭太香了,筷子都不够用了,吃完饭再来吃一碗南瓜。

吃好饭,听张爷爷讲故事。
张爷爷说,他小时候没书读,16,7岁跟着师父学手艺、出去做工,每天要帮着师父家里做事、砍柴,开始三年,都是练习榫卯结构的基础功,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工具,大小的木板,都是靠手工打磨制作,手上磨的都是血泡。

张爷爷还做了一些木头,教我们砌房子。


张爷爷还给我们画十二生肖。

“张爷爷,可以给我画一头牛吗?”

我们都有一块生肖木牌。
带着张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充实愉快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下次我们还想到张爷爷这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