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的国度,五千年风云岁月,孕育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唐诗宋词,诗之魂在于它的情思,词之魂在于它的意境,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精彩绝伦。古诗词如同蒙上轻纱一般神秘、深邃,令教师神往,更令孩子们垂涎若渴。为带领孩子们倘佯在古诗词的长河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厚重的古诗词文化底蕴,我校语文组在市教研室、区教研室的引领下开展了古诗词教学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一、观名课,议名课,山庄讲堂二次培训
十月份,承德市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山庄讲堂活动开始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采用“观直播+看回放”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山庄讲堂活动,各位教师观名课,议名课,受益匪浅。
11月份,苑凤娟主任对全体语文教师做了题为“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二次培训。培训中,苑主任结合名师课例围绕“古诗词教学要以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开展进阶性的实践活动;古诗词教学要做到以读为主线,以情促读;建构真实的语用情境是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载体;古诗词教学要浅入深出,明诗意、悟诗情,品之有道,方法多元;注重学生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语文教师收获颇丰。
系列活动二、仿名课,创优课,青年教师评优课
11月份,滦小语文组展开了以“仿名课、创优课”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高畅、杨欢、毕靖冉、司红芳四位老师,纷纷展示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
高畅老师执教《江南》一课,从整体入手,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杨欢老师讲授《山行》一诗,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参与意识极强。毕靖冉的《望庐山瀑布》一课,识字环节扎扎实实,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为课堂添彩。司红芳老师执教《七律.长征》一课,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诵读中品诗情、悟诗理,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口诵心悟,咀嚼体会,语文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系列活动三、“诗词传古韵,教研促成长”区域教研活动
11月24日,我校语文组参加了古诗词教学区域教研评比活动。教研活动中,我校高洁老师执教《山居秋暝》一课亮点再现,课上,老师以单元文化主题为切入点,初步了解诗人王维,然后自读古诗,设计了节奏初读、解词释句、巧引入境、展开想象、观频悟情等环节,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置身清新、清幽、清闲、清雅的生活之中,并感受王维山水诗“空灵”的特点及被后人奉为“诗佛”的原因。
课后展开教研活动,全体语文组成员围绕着“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苑主任做了专业引领,顾校长为本节课进行了指导,大家心灵碰撞,产生共鸣,古诗词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以画解诗,让学生拥有新的审美感受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诗意。
3、诵读古诗,读出画面,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4、教学评价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
5、拓展资料灵活、有效应用,厚重课堂。
最后,靳敏校长对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老师们要深入研读古诗词,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第二,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阅读经典诗词的能力。第三,建议大家在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诗词活动中体验乐趣,“好学”然后“乐学”。
区小教研领导利用听课之前和课间休息时间,检查了我校学生的作业,特色作业,教案,教研活动记录,领导检查记录等,并对我校常规教学管理做了有效指导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相信在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校教学工作会稳步提高。
寻诗词本位,让研究有根;品诗词内涵,让教学有法;诵诗词雅韵,让文化传承。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我们一路前行。
撰稿:滦小语文组 核稿:顾淑欣 苑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