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下户的时候,原本在公社供销社的爷爷和奶奶觉得土地才是他们的根,于是选择了到农村去要土地。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我们的家是靠着别人墙修的一个偏房,没有自己专属的院坝!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堂屋”都没有,在农村,堂屋的作用很大,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最尊贵的席位就是堂屋那一桌。
大巴山深处的农家,一般是几家或者十几家聚集在一个地方修房屋,很少有独门独户的。修在一起,这个地方往往会空出一个院坝,这个院坝也是按家庭分了区域的,只是非农忙时节,就会公用,农忙时节就会自然而然分出你我。好一点的地方会用石板铺上,穷一点的院落就是泥巴院坝。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没有自己的院坝,父母就在猪圈旁边给背出了一小块空地,供我们玩。
从猪圈屋檐到院坝有一道阳沟(供房顶水排水的地方),阳沟上有一块石板。那一小块土地是我们晚上看星星的地方。小时候,没有见过世面,看见天上的飞机都要转着圈目送飞机远去。有一回,我在家中吃饭,姐姐们在外边说快出来看飞机,我端着碗就跑出去。结果在过了那块石板的时候摔了一跤,碗摔烂了,也把我的脸给划伤了,至今我的脸上还有这道疤痕(只是很浅)。
因为我的慢慢长大,家里楼上楼下一共三个可以铺床的地方就不够一家人住。婆婆爷爷,父母还有我们三姊妹,父母决定修房子。修了房子也就有了自己的专属院坝!我们一共修了一个长三间带转角的房子,一进二,楼上楼下就有十来间了!
修好后,我们的院坝就算专有的!父母再也不用考虑农忙时节会去向各种邻居请求能不能让我们用一下他们的院坝,晒晒即将发霉或者生芽的粮食,只管去管理好田地里的庄稼。
刚修好的时候,院坝还是泥土表层,那个时候晒少量的粮食作物的时候就用档折子(用竹子编成的可以收卷的那种大席子)。粮食作物多的时候就直接用泥土院坝,尽管是泥土表层的,但拥有了自己的院坝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皓月当空时,我们可以在院坝外边的洗衣台上坐着看月,繁星成河的时候就会数想象牛郎织女他们的相会,或者目送天空飞过的飞机;下雨的时候就端一个小板凳坐在gai阳(屋檐下边两米宽的台阶)上,看着屋檐滴下来的水,滴滴哒哒地落在院坝,每一道瓦沟流下的水都能把院坝“撞击”成一个小窝,房檐上流下的干净水,到了院坝也就成了泥水。泥水顺着院坝向低处流去的时候就会形成一道又一道的“小河”,那个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用“点锄”(小号锄头)去开挖“运河”,把各种小流汇集在一起。当然,这个动作也会招来父母的责骂,因为晒粮食的时候会再一次去把院坝平整好!
为了不让院坝里的泥土更多地混杂在粮食中,父辈们有自己的办法。一个异姓同辈,每当收割粮食前都会来到我们家,一起来平整院坝。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牛粪和稀泥,涂在泥土表层!一遍又一遍地涂,同时牛粪稀泥中还要夹杂切成一寸左右的稻草,这样院坝就会平整而不会掉更多的尘土。
这样的院坝生活了几年,爸爸觉得还是要用石板铺好最好了!于是,找来石匠,在对面山上找到一块可以开采石板的巨石,每天十多个人从那山上一块一块地背到我们家。四公里左右的路,要背好久的,一块石板一百斤左右!半个月后,我们的石板院坝就铺成了。只是,那石板也不是现在的那么平整,坑坑洼洼的居多,掉小石块的也多!只是,要比泥土院坝要好得多!在收获的季节,那位异姓同辈也会来我们家,把他们收割的粮食放摊在我们的院坝里边晒。收获的季节,晚上的月光很好,有时候他还拿一张席子,铺在我们的洗衣板上,拿一床被子在那里睡到半夜才回去。
有了石板院坝,我们再也不用每到收获的季节时去平整院坝,去一层又一层地涂抹。有了石板院坝,我也不能在下雨天去“挖沟成河”,这个时候,屋檐上滴下的水在石板上能溅起朵朵水花,我们会用手去接屋檐瓦沟流下的水,那些水有的是一条线,有的是一串珠。
因为是石板铺设的院坝,也因为是泥土地基,石板会下沉,慢慢的也就变得不太平整。也因为常年的风化,石板越来越不平整。母亲时常就会念叨,我们家这也不好,那也不好。zu(做)个庄稼都那么难。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大姐的儿子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侄女也即将高中毕业。我给母亲说,其实没有必要再折腾了,我们家距离公路有点远。再过20年,我们老家可能都没有人住了,老家的房屋也不需要花多少钱去培整(装修)了。可是,对土地特别眷恋的母亲总是放不下这个执念,姐姐也就依了她,在原来石板院坝的基础上打了混泥土。
混泥土院坝成功了,却没有了儿时的那一份记忆。没有了两家人在一个院坝里边用连架(一种工具,用刺藤条编织成宽约二十公分,长约一米四左右的工具,用长竹连起来,手持长竹向头顶扬起,刺藤条工具翻转下来敲打在麦穗或者油菜束上,以脱油菜籽或者麦子)的时光了!
下一篇:泥土的芬芳(栽秧打谷子种小麦育包谷种土豆和挖红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