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聚合力 “语”你共成长——洪山实验小学东校区低语组教研活动

洪山实验小学(东校区)课程学创部
创建于2023-11-25
阅读 18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舞动教研旋律,激情点燃实小课堂。在这冬日的暖阳里,我校低语组与南校区低语组共赴一场精彩的教研。

      为了提高低语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为了加强语文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11月21日上午,我校与南校区低语组联合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二年级的王靖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坐井观天》。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孩子切身感受角色特点,感悟课文寓意,落实单元目标要求。

      首先,王老师用两张可爱的图片,引出了本堂课的两个主人公——青蛙、小鸟,激发了孩子们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接着通过图文结合的直观方式,由“井沿”、“无边无际”等字词切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字词含义,理清课文中的角色定位,为后面的朗读教学环节做好铺垫,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完全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

      王老师教“沿”这个字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井沿”,以及“沿”是边缘的意思,再扩展生活中的“桌沿”、“门沿”、“床沿”等,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什么是“沿”。然后启发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百多里”有多累,孩子们张开双手扮成小鸟飞过无边无际的草原、森林等,十分有趣。将语文课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

      一堂好的语文课与孩子的朗朗读书声是密不可分的。王老师为了让学生重点明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采用了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还做了精美的角色头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充斥着整堂语文课,通过多样有趣的朗读,学生很快就捕捉到文本的主要信息,理解课文大意。

      讲课是教育理论在课堂中的实践,评课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评课环节,首先由王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及反思。接下来东校区和南校区的低语组的老师们对本堂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有的老师从教法上有所收获:王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理解知识。如为了让学生对一百多里有个大致了解,老师就利用和学校操场的对比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们一下子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

      有的老师从字词方面表达了肯定: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整堂课中,王老师注重识字方法,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讲解“井沿”这个词语时,她运用直观教学,先让学生上台贴一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从而感受这个词的意思,然后进行拓展,补充新词“碗沿”“河沿”,加深他们对“沿”字的理解。在教“渴”“喝”这对形近字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点和编顺口溜,这样既帮助孩子们区分了字形,又增强了他们对这两个字的印象。这样的识字教学,值得借鉴,让人受益良多!

      有的老师在朗读教学方面提出了建议:王老师耐心引导,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语气表达的作用,引导学生朗读青蛙和小鸟对话中不同类型的句子,感受不同的语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能使学生朗读时进入课文的情境。建议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用足时间,下足功夫。

      最后,特聘语文专家梁华英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备课及教学建议,1、观整体单元:用单元意识引领文本解读。2、析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找准切入点,把握重难点。3、研教材内容:课文插图非常重要,利用好就是教学的一大助力。4、立足新课标:学会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利用多种朗读形式,明确评价的功能定位,坚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追求,尊重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的出台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和角色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单是教学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生的引导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本次校际联合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科学认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增进了老师之间、学校之间经验的共享和交流,达成了共学习、共研讨、共成长的目的。

图文:陈颖丽

审核:课程学创部

阅读 18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