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期进一步做好冬春季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当前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仍在流行,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冬季,冬春季是新冠、流感、诺如病毒胃肠炎等传染病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高发季节。
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我校特提醒家长熟悉掌握以下常见传染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有特异的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一定潜伏期;有特殊临床表现。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肠胃炎、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
传染病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五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空气或飞沫,污染的食品或水,血液体液,母婴垂直传播等。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急性高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空气、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对流感普遍容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典型症状有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酸疼、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7天。
流感的预防
1、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增强广大群众体质和抗病能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
3、公共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饭堂、宿舍、办公场所)要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要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防止通过空调传染病毒。
4、流行期间尽量少串门,暂停大型集会及娱乐,尽量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
5、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应及早就医,及早排查、诊断,对流感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一周或至热退后二天,以防止扩散。
6、多饮开水,均衡饮食,多吃清淡食物。
7、保持足够的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抽烟喝酒,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8、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应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时间不少于半分钟。
9、必要时可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隐性感染者也可排毒。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诺如病毒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10mg/L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
临床表现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消毒方法
家中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症状的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病人,应尽快采取消毒措施。诺如病毒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
消毒对象重点包括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及其容器、餐饮具、厕所以及病人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室内地面、墙壁、家具表面、衣服、物品等。具体消毒方法如下:
1、病人呕吐物吐在固定容器中,如痰盂或厕所马桶内等(含病人粪便)
A.配制含量为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5份水,混匀)。
B.小心倒入足量配制好的含氯消毒液,将呕吐物完全覆盖。
C.消毒30分钟以上。
D.由厕所马桶冲走。E.消毒中使用的抹布等工具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 消毒剂溶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份水),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2、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物体表面
A.门把手、桌椅扶手、楼梯扶手、水龙头、饮水机把手等高频率接触物体表面是消毒的重点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时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消毒液。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0份水)。
B. 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
C. 作用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衣物、被褥等织物
A.配制浓度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B.将固体污秽物移除,然后浸在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
C. 浸泡30 分钟,然后清洗。
D.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
4、食品用具
A.清除食物残渣。
B.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或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皮肤、粘膜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
A.皮肤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碘伏含量多为0.5%左右,可直接使用。具体应查看说明书),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B. 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C. 注意免洗手消毒剂多为以乙醇为杀菌成分,对诺如病毒消毒效果不理想,建议慎用。
6、室内空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空间也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饮用煮沸的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再吃。
2、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3、患者应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由于诺如病毒的传播力较强,家中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尤其注意不要制作食物,不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同时应加强家庭环境的消毒,避免传染给家人。
4、患病期间最好居家隔离。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患病期间最好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目前无特效药物,无疫苗。患者应注意充分休息,清淡饮食,如吐泻症状严重,需就医治疗。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预防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主要包括远离感染源、坚持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积极增强体质等。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尽量降低疾病的感染几率。
1、远离感染源:平时要尽可能避免进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不要去往高风险地区。外出排队时自觉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减少在外堂食,积极掐断一切感染源。
2、坚持勤洗手:双手会沾染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其中就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而洗手则能够有效预防病毒感染。洗手时需要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搓洗双手,然后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出门在外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酒精免洗液。
3、正确佩戴口罩:外出时需要做好自我防护,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或者N95防护口罩,不可随意用双手触碰自己的眼睛、鼻子或者嘴巴,以免增加感染几率。回家后需要用酒精对全身进行喷洒消毒处理,并且对双手进行清洁。
4、积极增强体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合理调整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鱼肉、鸡蛋、奶制品等,可以更好的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还需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能有效增强体质,帮助抵御各种病毒入侵。
按照《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科学佩戴口罩,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其中一种。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一定会引起肺炎,但如果肺炎支原体侵入儿童的下呼吸道,可能会患上肺炎支原体肺炎。
主要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初期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38.1℃)为主,持续高热者(39.1℃)预示病情重。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近期各类呼吸道感染较多,如果孩子发热持续三天,体温没见好转或病情反复,有明显咳嗽,呼吸频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要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对于此类疾病的预防,一般建议在室外活动时需要戴口罩,尽量避免与该类患者进行亲密的接触,保持室内的空气通畅。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多吃蔬菜和水果,可适当的补充维生素。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冬春季节多发。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学龄前或刚入小学的儿童发病率最高,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引起暴发或流行。
传 播 途 径: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
临 床 表 现:
皮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波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
疱疹后1-2天,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
如不出现并发症,可在2周左右自愈。
青少年和成人患水痘后出现重症水痘和并发症的风险高于儿童。
饮食护理
1、忌辛辣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刺激性很强,很可能使水痘的症更加严重,而且减慢水痘好转愈合的时间。
2、吃清淡食物,鸡蛋最好不要吃,鸡蛋偏热性,不利于水痘好转。
3、不要吃酱油,在出水痘期间最好不要吃酱油,以防止留疤。
4、喝水可以排除体内毒素,父母要多督促小孩勤喝水,多喝水,会加快水痘愈合的时间。
家庭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水痘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做好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
3、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4、每天早晨检查孩子的前胸和后背,发现可疑皮疹,及时就医,一旦确诊,要及时联系班主任。
5、控制传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脱落为止。
6、复课须到疾控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开具复课证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大嘴巴”。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
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
治疗方式
1、隔离患者: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2、中医中药治疗:采用内外兼治。内服以普济消毒饮方为主随证加减。局部可用紫金锭或青黛散调醋外涂,每日一次。
3、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试用利巴伟林。
预防措施
(1)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腮、麻腮风、单腮疫苗)能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按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3)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流行高发季避免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工作,发现流腮患者应及时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或不少于发病后两周,出现暴发疫情适时采取停课措施。
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又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儿童患细菌性结膜炎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性结膜炎易在学校和家庭中传播感染。
主要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的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传播途径
结膜炎致病菌常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水龙头、门把手等传播,也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预防措施
1.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严禁用脏手揉眼睛。
2.在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触电脑键盘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尤其是使用公共键盘后。
3.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
4.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每一位家长务必重视,但也不要过于紧张害怕,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
编辑:刘欣悦
审核:高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