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23日,2023年广州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种子教师培养(第三期)在广州开放大学顺利开班。四天的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专家引领理论学习,又有一线教师的真实案例成果分享,还有世界咖啡形式的小组讨论分享。在各位教授、专家的指导下,第5组全体组员认真思考,努力探究,分享收获。
一、专家引领,理论学习
2023年11月13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詹泽慧教授为我们带来《技术赋能跨学科人才培养》课题分享。分别从什么是跨学科、为何要跨学科、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技术赋能跨学科教学四个方面由浅及深、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展开论述,为在座的老师们送上了一道“跨学科”大餐。
——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 卢苇
2023年11月20日下午,李宏贞老师热情洋溢地给我们做了题为《素养导向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讲座,李老师是荔湾区沙面小学的教导主任,工作在第一线,他的讲座既有理论支撑,更加有许多一线的教学实践事例,所以他的讲座非常生动吸引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李老师首先抛出了课程的四个问题:一、达到什么教育目标?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也就是让我们先确立目标,再设定内容和方式方法,最后要进行评价。我很赞同李老师的两个观点:第一就是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第二就是做事情要坚持,要有“铁柱磨成针“的恒心。他还鼓励我们敢用资源,善用资源,借力资源,这句话打消了我一直以来的顾虑,借用各大平台的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还可以解放自己,让自己有空余的时间去做其他创造性的事情。他还举了微课导学的实际教学例子,让他的这个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广州市白云区萧岗小学 卢艳冰
2023年11月21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陈品德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智慧课堂的实施策略与行动路线》。陈教授以智慧课堂的实施需要遵循谐动教育的原则,即整体优化,与学生合拍,产生同频共振为导入。接着通过乔布斯之问引发了对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思考。技术改变的是教育的条件,而不是教育的本质。技术之于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条件、推动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机会和形态的多元化等方面。
智慧课堂调研的结论显示,智慧课堂改善了教学条件,能够被师生所接纳,并能在这些学校进入到常态化应用。然而,智慧课堂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课外互动和个别化支持方面还有待加强。
智慧课堂项目实施路径与行动路线分为从引入到接纳和从接纳到转变两个阶段。为了实现智慧课堂的有效落地实施,提出了“20字方针”,包括政府搭建平台、学校积极推动、师生主动探索、专家引导定向和公司持续维护等措施。同时,还强调了适度的期望、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的行动计划和可行的操作模式等关键特征。另外,教育实践改革的实施策略包括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技带人和以例示人等方法。
最后,分析了智慧课堂教学范式的原因与对策,包括工具本身的问题、教学意识积习难改、教学设计需要优化和负担增加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一种有效的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各学科形成要以课题为引领、以教研为保障的策略,实施课堂教学深度改革。
——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 萧志堂
2023年11月21日有幸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教授《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成为一名卓越教师的新方法和新路径》的讲座。徐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质的飞跃的大背景下,具体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数字化,从模拟或实物变为数字形式。第二阶段:数字化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来改变个别机构的运作。第三阶段:数字化转型,一系列深度与协作的文化、劳动力和技术改变,可实现新的教育和运营模式,并改变机构的运营、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接着,用生动的方式解释了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数字化﹣数字技术化﹣数字革新化。在未来,可基于物联网技术、传感信息等,创造出可应用于教育等学习分析技术。实现教育数字化的革新。
徐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给我们展示了好教师的一些共性特点。例如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在关于好老师的研究都发现,好教师在课堂中有"等待时间"。等候越久,思考越久,越早给出答案打破沉默,全班越不容易分心。停顿的运用仰赖教学的智慧。好老师应该具备的知识:1、内容知识,学科知识;2、教育学知识,怎样教学;3、学科教学知识,怎样教授具体内容知识,例如怎样解释概念;4、实践者知识,境脉约束、动态、经验性、复杂的;5、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听完徐教授的讲座,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研究是成为卓越教师的最佳路径。能够利用自己的专家知识发明新程序的能力,就是大师级专家的必备能力。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努力成为一名大师级专家教师。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 李阳
二、案例分享,经验交流
除了理论学习外,培训中还有来自一线教师的成功案例分享和专家的精彩点评。六位老师扎根于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分享他们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评比活动中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与思考。一线教师的实践经历让参训老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进课堂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技术是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里的,而这些成功的经验更能激起教师们用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广州市白云区谢家庄小学曾晶老师以“基于'一起智慧课堂''平台数据的学情诊断'”为主题展开课例展示与经验分享。“一起智慧课堂”可搭配“一起作业”APP进行使用,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情况。而曾晶老师主要在课前及课后使用此系统进行学情监测。在英语教学中,该APP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口语练习机会,可以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诊断学生单词、句子及完整课文的朗读情况,例如重音是否准确,流畅度如何等,而学生可有多次练习机会,在这一点上,比翼课网系统更好,以此为教师提供较为具体的学情分析,以便教师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调整个人的教学重点,通过对学生练习正确率的分析,亦可知道个人教学中哪一方面没有讲清楚,以便后期调整个人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精准教学。可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强,同时在“双减”的背景下,更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以及学生的课后压力。然而,这一系统的练习界面仍较为传统,似乎没有“盒子鱼”的界面那么生动有趣,是否在后期可以丰富语料库,生动化练习界面?其次,运用类似系统来参与教育教学,一需要足够的时间,二需要学生有相应的设备,在小学时间较为充足的情况之下运用有效,然而大部分初中生都需住宿,并无较多时间利用相关系统来进行学习,因此在初中教学中的使用率实际较低。第三,利用平板等多媒体工具,理由系统进行练习仍无法替代纸笔学习,无论是英语语文还是数学,在练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写画,平板等工具在这时看来较为多余,练习效果也较弱,同时长时间面对电子产品不利于学生视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类系统仍有待思考,还需结合特定学情、特定学段进行具体分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 郭锴熳
听了蒋攀老师的案例分享《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之后,感觉收益颇多。
浏览器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几乎天天都会接触到。但是能想到将浏览器用于数字资源管理工具的应该是少之又少。但是蒋老师他做到了,他将自己常用的数字资源网页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网站资源树状图,以便使用时资源可以信手拈来,非常方便。另外蒋老师还给我们拓展分享了绿布录制的有关细节,为课堂的教学设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解决了我很多的疑问,给我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想法。同时也坚信,未来的教育只有抓住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契机,手握数字化的利器,注重以数字化为杠杆撬动学校的信息化智能变革,方能真正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素养和能力!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盘香荣
在11月22日下午我有幸听了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小学谢镇宇老师的案例分享《天河连山在线教研活动组织》,从而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中的微能力点G7有了全新的理解。谢老师从“G7是什么?”“G7验证要交什么?”“G7我交了什么?”“准备材料要注意什么?”四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
G7就是用实践的数据和证据证明你有办法、找到规律去融合智慧环境中技术支持下进行的教研。谢老师以视频总结的形式向学员生动展示了在智慧环境中的“天河——连山协同教研”实现了优质教师教育的均衡发展、“三人行”研修活动流程中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五步四要素三部”的优课解码等。
——广州市南沙区顺平小学 林妹玲
2023年11月20日至23日,我参加了为期四天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培训,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启发。其中,范谊老师的《双减政策下技术类课程的作业设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他以“双减”前的学生观察与思考为切入点,引出“三层五导”教学模式的主题。接着,他从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双减”政策对作业的要求。
在作业设计思路方面,范谊老师根据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以知识创造为中心,突出了技术类课程作业设计的最终选择:将作业由课堂练习转向项目任务、提高任务,最后就是综合任务。他强调了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落实培养目标。其中,广州一中姚丽勤老师作精彩发言。在谈到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地位时,他着重强调了“双减”政策下的教学变革,并展示了精彩的课例,与学员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其中,农林下路小学邝文捷老师作出精彩点评。
通过范谊老师的讲座,我们可以学到他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教学风格,以及他独特而深刻的教学见解。这让我深感收获颇丰,深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三中学 陈华星
三、思维碰撞,研讨提升
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全体参训老师来到广州开放大学参观和了解智慧创新基地,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和机遇。接下来,所有老师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为主题,分小组从技术、资源、能力、技术与机制、学生接受度五个子主题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度交流、讨论,组与组之间分享并展示学习成果。活动中,每个位老师畅谈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对信息技术如何赋能教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为期四天的2023年广州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种子教师培训,对我来说受益非浅,不论在理论学习方面,还是在案例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23日下午的教学研讨活动——世界咖啡分享智慧的工作坊中,洪亚楠老师要求我们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为讨论主题,从“技术”“资源”“能力”“学生接受度”等四方面进行讨论。
我们第五组选择了以“技术”为主题进行讨论,组员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技术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的思路。我们把小组名命名为技术至上,分别从力度,温度,广度,效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在力度方面,我们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取得上级的支持和硬件如何进行提升。我们讨论的解决方法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加各项比赛获得成绩,从而去获得领导上级的支持。开展课题等方面的研究,获得经费改善硬件条件等等。我们小组的讨论得到了老师和学员们的肯定和表扬。
这个新形式的教学研讨方式——世界咖啡分享让我耳目一新,它能充分发挥学员们的自我能动性,它用汇谈的形式对主题进行探索,适合探讨有深层意涵的事情,可以用来探索主题的意义,甚至不需要结论或收敛。在分组谈话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聆听对方讲的话,然后透过连接重新组合,找到全新的观点或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盲点。这个活动开拓了我的视野。
——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 刘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