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命脉。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木锄到铁制农具,再到如今的农耕机器,人们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却总是依靠着土地,以农业为基础进行发展。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土地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不少人开始使用对土地、人类有害的化肥与农药以使土地增产,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层出不穷,水华、赤潮所造成的影响使人们深受其害,生态农业应运而生。
在2023年11月21 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开展了以“劳动铸就青春,激情助力成长”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组织了生态调查小组在目的地番茄小镇进行了对生态农业的调查,旨在让学生们了解生态农业的运作规律,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本小组在生物组程老师的指导,在当地老板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生态农业调查。
生态互作:
番茄小镇中采用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来提高产量。管理人员在大棚中用豆腐渣以及牲畜粪便作为一些有害肥料的代替物,来为植物补充生长相关元素并提高土壤的营养价值。在采访草莓小镇的老板时,他也透露了他们使用的钾肥是对环境与人体都无害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环境的稳定与人体健康;一些收获后本应作为废料的秸秆之类的东西也可以用来饲养家畜,达成了一种植物种植与动物畜养之间的平衡;还采用间作套种的方法来实现对土地及阳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此同时,在种植草莓的大棚里还进行了人工养蜂,目的是虫媒传粉,提高出果率。种种的这些措施,都是在表明生态农业,是利用好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孳量减少人工的有害干涉。番茄小镇将自然界本来存在的规律加于农业之中,不仅减少了污染,也使种植业、畜牧业等联系更紧密,共同发展。
鸡和鹅混养
在草莓园里的蜂箱
科技介入:
如今,我们追求农业高产量,也需要知道作物之“性”,即其偏好的空气环境、温度、湿度、土壤等等,为了达到最好的状态,就需要科技的介入。土壤上的黑管子便是滴灌管道,它能直接向植物根部供水,相比于人工灌溉极大的减少了水的浪费以及人工成本,同时,它还能根据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将肥料溶于水中滴出,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在大棚中,还有十分全面的光控、温控、湿控装置,光控装置能感受每日的光照强度并评判是否需要补光或遮光,再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信息传至管理人员手机中,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对补光、遮光装置进行开关,温控、湿控装置亦是一样的原理,而控制的装置是位于大棚壁上的大型风扇与其开关装置,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大棚内空气的氧气 补充,一举多得。同时,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侵蚀,人们在园区中部设置了太阳能捕虫器,在白天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夜晚释放能吸引害虫的光并在捕虫器内将其杀灭,以此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可见,番茄小镇中科技的使用都是为了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以提高产量,而减少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同时这也能促进科技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多元的方向,形成良性循环。
杀虫器
一、二、三产结合:
所谓一、二、三产,指的分别是生产、加工、旅游,高质量农产品可以进行对外销售;品相相对较差的可以通过加工来实现更高价值,如葡萄干、果酱等等;而农场也可以通过接受外来旅客,通过采摘等活动来直接像顾客售卖产品,减少了对外出售时的运费及运输损耗。可见,一产是二、三产的基础,而二、三产能为一产锦上添花,促进农场经济效益。番茄小镇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数据表明,番茄小镇每年用于人工除草的费用高达40万元(其老板表露农场从来不用除草剂除草而是坚持人工除草,以减少环境污染),每年土地方面租金支出约50万元,仅靠生产农产品难以运营,而其通过大棚种植区改作采摘体验区、以农家乐形式迎接外来旅客、将劳动体验作为小镇特色成为旅游景点等方式,在收支平衡的同时,实现了其持久、高效的发展。
学生开展拔胡萝卜
图中为程老师采摘草莓
陶主任和老板对话,了解大棚内的工作原理。
小组同学正在提问
意义与感悟:
农场设计如此多的环节,对整个生态系统大有裨益。通过生物课我们知道了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在能量流动方面,农场并不产生农业垃圾,合理利用产生的菜叶、豆渣,或喂鸡,或喂猪,使得人们通过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在物质循环上,农场采用了种养结合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同时不使用农药、除草剂之类的有害物质也避免了生物富集对人们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信息传递中,如用以太阳为能源的杀虫器减少害虫的种群密度,提高产品的产出,不一而足。也希望能够再回到番茄小镇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