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生涯(3)

jieminy
创建于2023-11-25
阅读 2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990年3月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一期上,发表题为《BDSB型单缸试验机的研制》的论文。

1990年3月7日至4月13日,6月11日至7月6日,10月8日至11月5日,12月17日至1991年1月14日为上海市科协举办的第十期至第十三期“汽车修理短训班”开设“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原理与构造课”,每周1/3/5三个晚上18:30-20:30,去大沽路一职工学校授课。


1990年3月13日获工程大“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0年3月下旬,应符锡侯之邀,合作编写《车辆用柴油机总体设计》一书,负责编写全书五章中的“参数选择”一章。


1990年5月,工资加到128.5元/月。


1990年7月3日“单柱塞旋转式分配泵”课题,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在学校通过了鉴定。


1990年7月8日至14日,参加在陕西兴平召开的大功率柴油机学会年会,发表题为《上部带凸缘型中置式气缸套热负荷对活塞温度的影响》的论文。《汽车技术》期刊1991年第一期上刊载了这篇论文。

1992年莫斯科全俄科技情报研究所《文摘杂志(内燃机)》上刊载了这篇论文的摘要。

1990年7月8日至14日,在兴平,法门寺,乾陵,楼观台,临潼,西安。

1990年9月开始的这个学期,为第十届(91届)61871班学生开设专业课,指导课程设计。


1990年10月9日,获副教授资格证书。

1990年10月中旬,德国布伦瑞克/沃芬比特尔高等工业学校外事负责人(Auslandsbeauftragter)库克茨教授(Professor Dipl. Ing. Heinz Kuckertz)来上海为我学院1988年9月开班的汽车工程专业的“德国模式班”二,三年级开设《自动控制技术》课。该校与我校双边交流计划正式实施。



1990年11月4日,学校颁发副教授任职资格通知。

1990年12月5日晚,由我(代表学院出面)设家宴招待库克茨教授夫妇和女儿,方集林,谭秉仁,裴连华,院办公室杨秀珍和沈国瑛,德语老师(翻译)周逸萍和李炫伯等八人参加陪同。


1990年12月下旬,因朱玉秀自费去日本留学,她所担任的第十二届(93届)60891班班主任一职由我接任。


1991年1月4日学院从机械楼搬到当时被称为“大八层”的综合楼三楼,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1月15日,学校宣布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方集林任院长,谭秉仁任副院长兼总支书记,崔靖任副院长,孙镜明为总支副书记。1月29日,学院宣布,周忠川为汽车汽车教研室主任,裴连华为汽运教研室主任,我为内燃机教研室主任,陈志恒为汽车中心实验室主任。


1991年1月12日,在汽车学院德国教授办公室。

1991年1月15日,参加葛贤康的《燃烧优化》课题鉴定会。

1991年2月开始的这个学期,参加第十指导届(91届)61871班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1991年2月底,学校将我“借”到校教育评估办公室,参加迎接市高教局评估办来校评估的准备工作。


1991年5月28日至6月3日,参加在浙江溪口召开的“大功率柴油机学会年会学术会议 --- 九十年代大功率柴油机研讨会”。


1991年5月底6月初,在溪口和宁波。

1991年7月3日,在711研究所参加61871班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

上海交大应届毕业的硕士徐兆坤调入我院。



1991年7月21日,在上海植物园欢送贺葎(中)自费赴美攻读博士。

1991年8月,我的基本工资是193.5元/月,加上各种补贴,月工资为285元。


1991年9月开始的这个学期,为第十一届(92届)63881班学生开设专业课,指导课程设计。


1991年-1992年第一学期的《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安排(上左),《内燃机动力学》授课笔记(上右,下左),《内燃机设计》复习提纲(下中,下右)。

1991年11月中旬开始,为711所和上海交大的绝热发动机试验研究所需的BDSB-105型单缸试验机进行图面设计和联系制造单位。1992年2月正式签约。


1992年1月中旬,被学院内定为赴德进行教师交流的候选人之一。


1992年1月31日,汽车学院院务委员会“任命”我为“秘书长”。


1992年2月26日,与陈志恒一起去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初级班“脱产”学习德语。


1992年5月,在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初级班。

1992年7月2日,在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初级班“结业”,综合考试(笔试,听力,口试)成绩90.65(相当于百分制75分)。

1992年5月,与符锡侯合写的《车辆用柴油机总体设计》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2年5月19日,方集林作为德方与我校双边交流计划首批赴德访学的学院领导去德国。


为了不占用学院与德方互访交流人员的名额,让年轻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访,学校决定为我向市高教局申请了作为公派出国访学人员的名额,也就是说访学费用由市高教局拨款支付。


1992年8月31日,接学校教师科通知,开始办理“公派出国人员”有关手续。


1992年9月10日,收到德国布伦瑞克/沃芬比特尔高等工业学校校长乌姆巴赫教授(Professor Dr. Wolf-Rüdiger Umbach),以及库克茨教授和林纳教授(Professor Dr. Ing. Gerhart Rinne)的访学邀请函。

1992年9月13日至19日,去江西九江参加“轮机学会柴油机学组”举办的“船用柴油机新技术研讨会”。


1992年9月,在九江、庐山。

1992年9月17日,学校收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出国访学的正式批件。

1992年9月28日,我,作为乙方,与作为甲方(学校方)代表的教师科陆晴云在上海市长宁区公证处签署了“出国留学协议书”。

1992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旁听了德国布伦瑞克/沃芬比特高等工业学校狼堡汽车学院院长(Geschäftsführender Leiter)林纳教授来校为学院“德国模式班”开设三个月的《发动机原理》课。


1992年10月,与林纳教授交换“名片”。

1992年11月11日,德语教师周逸萍作为德方与我校双边交流计划首批赴德访学的教师去德国。


1992年11月14日,陪同林纳教授夫妇等去无锡游览。

1992年12月16日,与陈志恒一起离开上海赴德国访学。

阅读 2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