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十二全校区青年教师汇报课(一)

用户17864362
创建于2023-11-25
阅读 10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丰富而美丽。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能力,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十二全校区青年教师汇报课如期进行。

聚力前行蕴芬芳,数学教研促成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老师们思想的碰撞,方法的交流。唯有学思并进,方能行稳致远。

  范明雅老师执教的《9加几》一课,通过课前三分钟和观察数数小游戏唤醒孩子关于10的相关知识,调动孩子学习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针对抽象的数学运算,利用学生可以理解的形象、直观、具体实例来说明,通过实物操作摆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算理。将“凑十法”融入到具体情境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拓展运用”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自探与共探互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提升数感。

  董雪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教学环节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加以表达,在让学生反复的叙述图意中,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计算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明确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李瑶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通过听儿歌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学过程中以钟表王国发生的事情为时间线,贯穿认识整时的学习,在认识完整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表,“我拨你认”“我说你拨”“同桌拨认”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含义,落实认知和技能目标。并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史雪婷老师执教的《加减混合》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史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加减混合》这一课。她通过白天鹅带领我们来探险这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技巧。同学们在史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明丽老师执教的《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以吸睛的“解救悟空”绘本故事为导入情景,通过知识闯关活动,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新课讲授—知识巩固—层次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在故事情景中轻松解决数学问题。其中新课讲授中:以教材内容为主线,通过让学生明确信息和问题,自主尝试解答,进而让学生质疑“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一样”,通过画图或摆一摆方式,将现实情景转化为数学情景,进而通过语言表征提炼出两道题的不同点:“几个几相加”与“几和几相加”,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后续以基础题—拓展题—拔高题,巩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使学生明白学完乘法后,处理解决问题时更要充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选择合适的算法。整节课高老师情绪饱满、松弛有度,班级学习热情高昂,课堂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很好!

  李玉玺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以“有关西游记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让同学们观察九路围棋特点,联系袋鼠在数轴上运动,得出每个数都是由几个9相加而来,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后面的数也可以由前面相邻的数加9而得。进而让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制口诀,编制完成后让学生花样读口诀,通过读口诀发现9的乘法口诀规律。运用规律记忆效果很好,在练习环节涉入刮刮乐、转盘游戏寓学习于游戏,课堂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李冰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读一读、画一画,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步解决了问题,又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提炼出归一问题的特征。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加深,使得学生更加理解归一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准确,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明确,课堂效果良好。

  张聪老师执教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以学生熟悉的七巧板为导引,探究7的乘法口诀。通过数一数、画一画、列连加算式和联系上一句口诀,顺利编制出7的乘法口诀,加深了对口诀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编制口诀的方法。随后通过寻找口诀中的规律,以及结合西游记中耳熟能详的口诀来帮学生将口诀记熟、记准,并通过师生对口诀、同桌互背,计算乘法算式等活动巩固对口诀的记忆。最后,和学生一起探索古诗、日历表、大自然中7的乘法口诀的影子,从而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美。

  冯子航老师执教的《几分之一》一课,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分月饼的事例,使学生重温平均分的概念,以半个月饼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引出1/2,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源于生活。接着借助实物操作与课件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产生直观影像,从而能够表述清楚几分之一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学与同桌讨论等环节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一道判断题来强化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接着用一道“拿走12朵小红花的几分之一”的拓展题,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节课条例清晰,体验充分,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效果好!

  胡宛老师执教的《四边形》一课,首先通过复习一年级学习的平面图形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知道四边形是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组成的封闭图形。然后,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时,教师半扶半放,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最后,回顾整堂课学习内容,深入分析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铺垫。课堂气氛轻松,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姜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排列》一课,以绘本故事《妖怪偷了我的名字》为主线,同学们帮助小男孩破解密码,打开大门,最终找到名字。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姜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有序的寻找,并总结出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不重不漏的找到了所有的情况,并破解出正确的密码。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也体会到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迎难而上,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深度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范玉华老师执教的《乘加、乘减》,以学生熟悉的旋转木马引入,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建构乘加,乘减模型,并理解其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选择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整节课范老师语言生动有趣,学生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很好!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携手同行!我们以研为桨,用心摆渡。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探究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我们会继续怀揣对教育的热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本课堂越来越精彩。

阅读 10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