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话的“圪”是咋来的?

舸可河
创建于2023-11-25
阅读 3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山西话的“圪”是咋来的?

  "圪"的读音

  字典中"圪"字的读音有二:

   1.读为yì,为形声字,从土,气声,后来"圪"字形有变,其声也改为"乞"声。当"圪"读yì时,其本义为墙高大貌。正如《说文》所释:"圪,墙高也。"《诗经·大雅·皇矣》:"临冲茀茀,崇墉圪圪。"此处亦指"墙高"。这也是最早出现"圪"的文献。在现代汉语中"圪"的这一读音和意义已经基本消失不用。

   2.读为ɡē,这一读音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但是多见于方言词汇中,普通话词汇较少。ɡē音应该也是来源于yì音;古“圪”为疑母字,疑母今天有读为g声母的。《现代汉语词典》具体收录如(多标注为方言):圪蹴、圪垯、圪瘩、圪弹、圪蛋、圪登登、圪垛、圪挤、圪节、圪垃、圪溜、圪溜嘴、圪塔、圪台、圪仰、圪渣、圪针、圪皱、老实圪蛋、面圪瘩、山圪落、一圪堵、一圪垛、一圪塔、榆木圪垯。


   "圪"字作为构词前缀的不同形体表现

   "圪"字为入声字,当入声在很多方言中消失后,被归并入不同的调类里,所谓"入派三声"。因读音的差别,"圪"的字形就有了差别,出现了"圪"、"疙"、"纥"、"虼"、"肐"、"趷"等不同的形体。龙潜庵编写的《宋元语言词典》对"屹蹬蹬"解释曰:"亦作'矻蹬'、'圪蹬'、'圪登'、'圪剌剌'等。"如此我们便知,"圪"的写法有别是源于各地读音之别,读音近似却有别,字形亦因添加形旁而有差异。

  再如,平定、晋东南析城山地区,对汉语拼音"ge,da"就有不同的写法,"圪塔"指土块;"疙瘩"指身上的肿瘤或树上的树瘤;"纥瘩"指丝线挽在一起解不开形成的疙瘩。在当"圪"、"疙"、"纥"、"虼"、"肐"等不同的形体的词汇有:

   ①圪:圪尐[jié]、圪渣(体积小的垃圾)、圪聶(小声、轻声)、圪星(下小雨)、圪塿塿(小坑)、圪诞(说小话)、圪遛(玩耍)。

   ②疙:疙疔、疙瘩、疙痨(疥疮、湿疹)。

   ③纥:纥瘩、线纥毛、纥缠(死缠)、纥缥茧(下等茧)。

   ④虼:虼蚤、虼蚪(蝌蚪)、虼蟆(蛤蟆,青蛙)。

   ⑤杚:杚栏(木棍)、杚针(植物的刺)、杚枝(树枝)、杚桩(树桩)肐:肐脑(脑袋)、肐胧(喉咙)、肐腮(腮)、肐肘(肘)、肐膝颅(膝盖)。

   ⑥扢:扢搅、扢捞(搅动、引申为打扰)、扢厾、扢扒(趴)、扢拉、扢撧(拉拽)、扢鑢(锯)。

   ⑦犵:犵狑(松鼠)、犵䝏(架子猪)。

   "圪"作为词缀的意义来源

   "圪"的本义为"墙高大",有"高出、突起"的意思。后来,"圪"作为构词成分,其意义也多与"高出、突起"相关,《广韵》:"圪,高貌",《正字通》:"疙,头上疮突起也。";山西运城方言中的"圪节(高出突起部位)";"圪摘蒂(瓜果与枝蔓连接处高出果实的部位)";"圪羝(有两只高出头部的羊角)"等都有"高出、突起"之意。

   "圪"最初作为词头之时,还具有实在意义,而后来,也就是大概中古以后,实义便开始虚化;虚化之后,其意义也出现了微妙变化,多表示量小、量少之意。这种意义的虚化,我们可以从山西方言中,得到很好的佐证,很多带有"圪"的词都具有"小"的附加意义,比如:圪渣→小人;圪堆→堆状物,土圪堆;圪蛋→原形的块儿状物,线圪蛋;圪弯儿→小弯儿;圪头子→条状物剩下的很小的部分;圪壕→小壕;圪糁→细小的屑粒;圪毛→细小的絮状物;圪渣→渣滓、碎屑。

   再如以下很多词,都具有小、短、体积小的特点:


(参1)


(参2)

   以上词汇中,多数词语都具有明显的"小"的特征,其他词语也隐含着"小"的意义,比如"圪碍儿"一般指小矛盾、隔阂,而不是剧烈冲突。

   "圪"作为构词前缀的来源猜测——源于词汇的双音节化

   关于"圪"作为前缀的说法有三:①源于少数民族语言;②为上古复辅音的分化;③是词汇双音节化的需要。以上三种观点,从汉语词汇发展的轨迹分析,"圪"作为前缀,当是第三种原因。第一种认为源于少数民族语言,但具体从哪个民族来也不得而知;第二种认为是源于古复辅音的分化,即分音词,不排除有些此是复辅音分化而来,但是大量以"圪"为前缀的词语皆源于语音分化,这种说法很难说得通。

   如此说来,双音节化是更为妥当的解释。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单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结果是倾向于扩充为双音节。双音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或者在前或者在后加上一个不增加多少意义的字;或把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合起来用。

 其实,这种发展趋势,调和了新概念层出不穷,和有限的汉字之间的矛盾。在上古时期,汉语的词基本为单音节,当时单音节词基本能满足交流需要。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涌现,就需要借助合成的方式来创造新词。不少学者研究证明,各种词缀"老、们、子、儿、头"的虚化,而成为构词成分,都是宋元时期完成的。"圪"就是在双音节化的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山西方言的一些词也验证了这一论证。圪渠、圪虫、圪卷、圪眨等词与渠、虫、卷、眨的意义并无本质区别,甚至单双音节的使用都是相同的。特别是一些单音节动词,如舔、撩、燎、夹、挤、挪、拍、揉、爬、摸、挠、捏、抹、包、掐等,圪字前缀与单音动词意义变化不大。只不过在词语使用固化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分化,比如一些较为古老的词组,现在去掉圪字就改变了意义,如:圪台(台阶)、圪鑢(锯)、圪戳(骗人)、圪罏(瓶子)、圪遛(玩耍)、圪洞(胡同)、圪沫(口水泡沫)。

   "圪"的分布与语言扩散关系

   "圪"的使用分布,比较广泛,呈现以晋语区为核心,向周边扩散的特征。其主要分布地区为晋语区、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东北官话、兰银官话、冀鲁官话等。其大致分布点如下图:


   从以上"圪"的分布可见,主要以晋语区为主,数量也最多,其次就是哈尔滨、乌鲁木齐、济南、洛阳、银川、西安、徐州等地的方言也比较多。(参3)但是,当我们在把地点向南推移,就会发现"圪"头词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而且意义也与北方方言有所差别。比如吴语、江淮官话等只有很少的几个"圪"头词,且多指称一些小动物,比如"虼蚤",这在中原官话也是存在的。随着地点逐步向南推移,比如在南京方言中只有"虼蚤"、"疙瘩子(下雨穿的木鞋子)"两个词,可以说少得可怜。因此,晋语区是"圪"头词的主要盛产地,且"圪"均为入声。


   从方言地图可以看出,"圪"头词呈现由晋语区不断向周边扩散的趋势。晋语区地处中原,古代随着中原汉族的迁徙以及先进文化的传播,对周边的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先秦时期中原移民不断南迁,带去了当时的中原汉语,与南方当地的方言融合,逐渐形成了南方方言的雏形。后来的魏晋南北朝、唐末的黄巢起义以及宋室南渡都带去了最新的北方官话和方言。晋语中的"圪"头词应该就是在数次的迁徙中影响了南方及周边的方言。

   "圪"头词主要分布地区山西方言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圪"字头在山西方言主要存在于五类词中: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等。其主要表现例词如下:

     


   以上这些词,虽属于不同的词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圪"这一前缀所限定的意义,都是细小、强度小、幅度小等,表示巨大、剧烈的意义一般不用"圪"表示。

   圪A+儿/子形式,如:圪针子、圪肘子、圪垯儿、圪蛋儿等。这种形式中"圪"仍表示"小"意,"儿/子"为细小的附加意义,具有区别词性和意义的作用。"圪勾"为动词,"圪勾子"则是名词;"圪落"为"角落"之意,"圪落子"则是"角儿"。

 圪AA类词语:这类词语对"圪"后的词进行了重叠,重叠的意义在于强调更小。比如:圪丝丝、圪节节、圪叉叉、圪尖尖、圪吱吱、圪毛毛等,这些词都强调了更细小、更短暂、更少量等特点。

   圪A圪A类动词:这类词所要表达的意义,为动作的幅度较小且会持续反复。比如:圪闪圪闪、圪搅圪搅、圪晃圪晃、圪聶圪聶等。

   圪圪AA类形容词:这类词由"圪A"重叠构成,且构词后变成了形容词。比如:"圪摇"(动)——圪圪摇摇(形容词,不稳、不牢的状态);"圪蔫"(形容词)——圪圪蔫蔫(形容词,菜不新鲜,人无精打采)。这种构词方式,见于山西方言的中原官话区。

   A圪BB类动词:这类词"圪"为语气助词,"圪"用以加强语气。比如:清圪漳漳(很清)、绿圪莹莹(很绿)、硬圪当当(很硬)、方圪等等(很方)、圆圪丢丢(很圆)、年圪轻轻(很小)、白圪生生(很白)等。这种构词方式见于山西晋东南地区。

   结语

   "圪"头词,是山西方言中一个很有特点的标志,存在于山西方言的晋语区和中原官话区。但是,"圪"字在两方言区的有着明显的差别,晋语区"圪"头词一致性很强,在中原官话区不但数量变少而且读音也存在差别。"圪"字从北到南入声尾、入声调逐渐消失,越往南内部一致性越差。这种发展的状态也应验了前文提到的语言的扩散理论,晋语"圪"头词的扩散正符合这一规律,在不断向周边扩撒的同时发生着语音和意义的改变。

(执笔:字本论阳城孟知了)


  

   参考文献:

   1.裴瑞玲,王跟国著,《汉语词义问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5月。

   2.乡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乡宁县志》,新华出版社,1992年12月。

   3.吴云霞著,《万荣方言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9年7月。

   4.潘悟云,邵敬敏(卷)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语言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5.王蕴智等主编,《汉语汉字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阅读 3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