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分享共研促发展!

小蔚
创建于2023-11-24
阅读 30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1月22日-24日,由福建省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召开的福建省中学生物学教学研讨会暨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开办20周年学术庆典系列活动在漳州顺利举行。 23日下午,朱淑芳、陈秋香、董芝芳老师在闽南师大附中主持初高中同课异构及评课活动。在初中公开课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和高中公开课堂《一轮复习——基因的表达》中,授课老师们通过问题导引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带领学生逐层解决问题,深入学习知识。

      高中听评课活动的主题围绕《 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的表达》展开,参与的两位老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构”是核心,是灵魂,“异”则强调变化和发展。“同课异构”尊重了不同教师之间的个体教学差异,更鼓励每位教师基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差异所产生不同的构想,开展不断变化而又充满智慧的教学实践,彰显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价值。两位教师巧思设计,勇于创新,深入剖析,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聚焦核心素养的养成,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第一节课, 来自福州三中的范艳艳老师以不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体验和感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秩序井然,且节奏合理,体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基本功。同时,范老师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耐心且细致。以基因在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是如何精准传递为导向理念,向大家展示遗传物质传递过程中的方向性,对DNA双链反向平行、磷酸二酯键形成方向等进行深度分析。范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循循善诱,环环相扣,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引导,并利用老师自制的教具构建翻译的过程 ,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二节课,来自闽师大附中的郑丽对老师利用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中玉水仙花》引入,通过聆听水仙花诗句的朗诵,引导学生品味水仙花之美,再介绍漳州水仙的栽培情况,让学生产生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再通过一系列的关于水仙花的科研资料,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从宏观的物质层面再到微观的基因层面,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课堂上郑丽对老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生物学技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推动科学、社会的发展等。整堂课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思考,并且结合新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采用多学科内容,实现多学科融合。整堂课细腻严谨、思路清晰,学生收获满满。最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就能够像个科研人员一样思考,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让知识、能力和素养落到实处。

      在认真聆听两节课后,来自各地市的教研员与教师代表纷纷发言,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与教研,相互交流意见。思而后进,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都践行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将学科能力发展点贯穿于每个教学任务中。具体体现在都重视创设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且教学过程中都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通过构建模型和假说演绎法的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思维的发生。除此之外,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反馈及时化、个性化,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极具参考价值。

初中听评课活动的主题围绕《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展开。

      第一节课,来自宁德蕉城第二实验学校的何秀珠老师引导学生设计画图实验,并通过三个探究实验呈现本节课,主要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探究实验层层深入。何老师善于站在学生角度,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使用多种素材类比,并通过实验操作,既训练学生科学思维中的比较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给我们呈现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第二节课,来自闽师大附中的林玮华老师运用建构模型,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遵循课标,水土流失部分通过对照实验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建构过程中不断完善,将所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整个课堂贯穿科学探究,对学生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结合本土资源(二中移栽植物),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在原来问题的基础上展示证据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整堂课始终贯彻核心素养。

        课后漳州市教科院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陈秋香老师高度赞扬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陈老师指出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两位老师聚焦大概念展开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思考,关注探究的同时注重实践中解决问题,带领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学生与老师在互补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让我们看到思维的碰撞。并且课件精美,图片大小合适,问题指向明确,导学案准备以及材料的多样性,体现了教学的严谨性。两位老师,注重实践解决问题,注重核心概念,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状态,能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给我们呈现了两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初中授课老师们表示,希望通过模型建构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具象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高中教授老师们希望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尽可能多尝试原创试题,综合创新地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又能锻炼老师自身的命题能力。随后,参加研讨会老师们积极参与到评课活动中,踊跃发言。他们认为此次课程不仅紧扣了社会责任这一生物核心素养,突出了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还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教,体现了教学的多元化。

      本次现场课观摩研讨以中学生物学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观摩课研讨,体现“分享、共研、发展”的培训理念。四节课精彩绝伦,参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相信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在今后的生物学课程中,教师们会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生物学教学工作带来新思路,助力生物学科走上新台阶。

阅读 30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