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同课异构  赋能高效课堂
——海南省谭献雪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谭献雪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3-11-24
阅读 29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携一缕冬日芬芳,凝一份教育情谊。 2023年11月22日至24日,谭献雪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的伙伴们再次齐聚海口市第一中学,开启第四次研修之旅。

       

齐聚一堂迎开幕

  伴随着林诗韵老师介绍本次活动主题——初高中协同视域下语文课堂同课异构的实践与探索中拉开活动的序幕。林老师首先介绍本次活动到场的领导与嘉宾,海口市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黄文莉、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教研室负责人毛晶璇、集团校石山中学执行校长林丹丹、海南省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谭献雪老师莅临本次活动,谭献雪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到场参与活动。

  海口市第一中学教研室黄文莉主任和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教研室负责人毛晶璇老师都表示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集团校石山中学执行校长林丹丹对本次活动表示万分期待。嘉宾们都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接着由工作室主持人谭献雪老师致辞,他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海口市第一中学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沉毅致远”的校训,对今日能够沐浴浓郁的文化精神和务实的课堂精髓感到荣幸,最后对海口市第一中学能够敞开胸怀,迎纳学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课异构展风采

  海口市椰海学校初中语文教师王丹和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谷云峰进行“同课异构”,执教《刘姥姥进大观园》。

  为了让学生能够读透文本,王丹老师从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活动一中王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这场笑剧中不同人物表现各异的笑,通过助读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明白了刘姥姥带来的“笑”,让等级森严的贾府出现了一种轻松的自然的、开放的、平等的状态。活动二中通过三个层级的评价角度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剧中的对话和行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对她进行从单一到全面的评价。最后一个活动中,王老师将学生从单篇文章带入整本书,让学生对刘姥姥有更加全面的和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思考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深层主题和意义。  王老师的课堂教态亲和、内容清晰、教学方式新颖,板书巧妙,将人物性格用一个“奇”字串联起来,让学生和在场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谷云峰老师设置了续写红楼梦的情境,让学生尝试着从衣、食、住、行以及众人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创设与架构。整堂课谷老师不仅引用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原文,还为学生引入了和小说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并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和思考,进一步探索小说背后的人物形象的深层次意义。谷老师在课堂上对经典的信手拈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海口市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的初中语文老师高小棉与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赵小迎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执教《岳阳楼记》。

  高小棉老师一反以往的单篇教学模式,用大单元的模式将三篇游记散文打通,找到它们之间的共通点。通过让学生介绍嘉宾、总览亭楼风光、赏佳景谈美点、探人物寻妙处、识人物解情怀等五个活动环节,由易至难,让学生从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到赏析文中景色,感悟人物情怀,思维台阶不断提升。最后扣住“回声”二字,让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走进生活,思考“海南第一楼”的名字由来,希望学生能在“迷茫时前行、悲伤时自渡、绝望时发光”。高老师的循循善诱,鼓励认可,让学生自信满满,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恰到好处。

       赵小迎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完成“跟着课本去旅行”的选拔会任务,在“诵其声·品语言之美,登斯楼·赏画面之美,知人世·悟精神之美”这三个环节中,让学生感知了语言之美,欣赏了景色之美,领悟了精神之美。尤其结尾的“时空对话脚本”形式新颖,将以往枯燥的一问一答变成了让学生乐于思考与回答的形式。整堂课聚焦于一个“美”字,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都能将任务落实。 赵老师亲切温和,善抓美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美赏美悟美。

小组点评促提升

  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上午的四堂同课异构展示课听完之后,老师们都收获满满,打铁须趁热,继续今天的教研之旅。下午的活动由李培东老师主持。首先进行的是各组听课研讨环节,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再由小组进行点评。整个会场开始响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库亚鸽老师笑称,“这是最热闹也是最有收获的时刻了”。

执教老师齐说课

     

第一小组评课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王佩佩老师评王丹老师的课:

       1.从课程性质方面看,王丹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清晰,规范,设计新颖,有深度。

       2.从教师教的维度看,王丹老师巧用课文阅读提示和旁批,教会学生借此了解学习本课的阅读方法和阅读重点,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王老师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三个活动;有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品析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特色的“笑”剧;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教学内容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3.从学生学的维度看,学生课前做了学习准备,课中跟随老师的问题引领进行思考、交流。

       建议:

       如果老师能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为好。执教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不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适当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小组评课讨论、代表发言

        第二小组代表王微老师评谷云峰老师的课:

       1.课堂气氛轻松、自由,学生配合度较高。

       2.谷老师在教学的展示出博雅的学养,知识点俯拾即是,讲述时信手拈来,引导性强。

       3.创设的情景,衣食住行,从王熙凤的角度思考问题,思维设计十分巧妙。

       4.教师对文本理解很深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

       可交流商榷三点:

      1.注意提前布置任务,前置阅读学习,效果会更好。

      2.人生的路口更丰富,二元对立的选择应该消解。

      3.学生写作点拨除了整体要求,详略得当可能会更好。

第三小组评课讨论、代表发言

  第三小组代表陈海涵老师评高小棉老师的课:

       高小棉老师“登临古代亭楼,聆听时代回声”是九上第三单元的大单元整合教学,本课是精读课。以小篆字形与古代建筑特色进行对比观察开启课堂,以古代名人发朋友圈的新颖形式创设情境,将五个学习活动串联在一起,抓住三篇文本的特征——忧、乐、痴,结合情境研读文本升华情感。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问题的设定有启发性,旨在落实三种情感的对比和理解,引发学生对“时代回声”——这三种感情的现代意义的探究,为接下来的思辨读写课蓄势,与大单元的设计主张相合。

第四小组评课讨论、代表发言

  第四小组代表黎丽丽老师评赵小迎老师的课:         

        赵老师的课堂设计层次清晰,从品析语言到描绘画面。感悟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矩,让学生能够探求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文本的艺术魅力。整堂课朗读方式多样,齐读、个别读、师生比读。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清净创设,符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情境设计的要求。风景推荐卡的教学形式很新颖,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赏析句子,而是在推荐景色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时空对话脚本的方式新颖,是一个亮点。让学生在时空对话中去理解作者的精神,学生更容易接受。

        可交流商榷三点:

       1.学生参与度较大和花费时间较多的朗读环节,相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较为简单。对于风景推送部分,学生理解有偏差,没有按照推荐卡的格式来回答,而是像考试答题那样把手法、画面都提到了,像答题那样回答得很完整了,这里课堂节奏有些乱。

       2.卡片推荐中可否让学生将对画面的理解写成散文诗或者现代诗。初中阶段主要还是让学生落实文言字词。

       3.前半部分朗读比较集中,后面却没有读的部分,风景推荐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知它的美。

第五小组评课讨论、代表发言

  第五小组代表黄冬霞老师评课:

       王丹老师、谷云峰老师执教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两位老师的相同点:都是从单篇到多篇再到整本书阅读,都立足于文本,能随时切换到相关的资料,辅助学生帮助理解人物形象。两位老师的教学功底都都非常的深厚。谷老师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设计写作的角度,品析人物的同时,渗透了写作方法。整堂课给人一种轻松、自在,随意、灵动感。

       王丹老师的课整体感受用三个字概括:亲、清、新。亲:王丹老师极具亲和力,语言非常有感染力,语言的表达,语调的控制,情感的把控都非常的出色。清:王丹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任务和指令简单,清晰明了,教学内容丰富,从概括文本,体会“笑”剧,认识人物、认识主角。到把握人物形象,由笑到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新:教学设计新,由笑剧场面层层延伸到人物性格的品味;课堂激励新,王丹老师准备了红楼梦的明信片作为奖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环节设计新,结合了教学评,分初阶、中阶、高阶从评价角度、具体要求,赋分、得分几个角度去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深入去思考,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板书设计新,一个“奇”字既进入了文本,又概括了文本,同时还凸显出了刘姥姥人物性格特点。通过“笑”把“奇”充分体现出来,足见王丹老师深厚的功底。

专家讲座来送宝

       思维碰撞,火花迸溅,教研的提质增效,少不了名师的理论引领,接下来就到了名师的专题讲座时间。

  海南省正高级教师库亚鸽带来专题讲座——《初高中同课异构 教学过程优质化探索》

        库亚鸽老师从初高中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原则、初高中同课异构的同与异以及初高中同课异构要用好过程性评价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分享。库老师强调同课异构之前要找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点,并把握好学生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的训练点,再抓住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这就能把握住同课异构的精髓。库老师还以上午进行展示的两节初高中同课异构《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教学设计为例,细致分析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区别,并总结重难点。最后,库老师以《岳阳楼记》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为例,来展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评学生基础知识自主掌握情况以及评学生参与度与活动有效度,还分享了切实可操作的互评量表,内容翔实,让人深感收获颇丰。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所帅带来专题讲座——《初高中同课异构的思维模式探索》

  张所帅教授通过三个层次来展开分析:

       引题:初高中同课异构的思维模式

       析题:阅读教学的乱象与症结

       解题:阅读教学的重思与对策

       张教授逻辑清晰,逐层剖析,将同课异构整个思维内核抽丝剥茧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同课异构的概念、形式,并能与今天上午所听到的四节初高中同课异构饿的精彩展示课联系起来,水到渠成。再通过剖析背后的设计意图,从课程标准之中找到教学依据,使我们更明晰地知晓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及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便于今后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接着分析总结阅读教学中的乱象与症结,讲日常的教学问题暴露在我们眼前,最后强调要通过阅读教学范式要真正转变、对阅读与写作要重新认识,再鼓励我们尝试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来实施阅读教学,有理有据,一气呵成。

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育是一场有温度的修行,学习是最美好的姿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在张从霞老师的主持下开始了第二天的研修之旅。

        海口市长流中学吴一平老师与海口市第一中学刘高琦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执教《议论要言之有据》。

      吴一平老师授课神采飞扬,师生思维碰撞,学生大胆发言并上台展示。这节课吴老师基于学情,从学生特点出发,把学生当堂撰写的论据展示出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真正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刘高琦老师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学生在分组讨论例文中掌握每一段论据的特点。刘老师提供了丰富的范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

  海口市景山学校杨艳老师与海口市第一中学李润东老师进行大单元教学——《无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杨艳老师的课堂以诵读和写解说词为主,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授课过程中,学生进行多次的自由诵读,特别是上台配乐展示解说词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李润东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能力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导入巧妙,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小组点评促提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谭献雪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的各位专家、导师、学员们下午继续齐聚多媒体教室开展专题研修活动。下午的活动由李培东老师主持,首先进行的是各组听课评讨环节,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再由小组进行点评。

执教教师齐说课

第一小组评课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赵小迎老师评吴一平老师的课:

       1.开头设置真实情境,利用情境引出课题,该情境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为学习新知铺垫。

       2.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清晰且呈梯度性。

       3.通过“比读”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发展问题,找到问题,重要的是将得出的三种方法作为评价自己作文论据的量化依据,生成量化表,通过打分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论据,最后进行升格,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建议:

      1.学生展示作文片段环节仅是呈现了问题片段,如果能将升格后的内容呈现出来,效果会更好。

      2.扩大学生的活动面,比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

  第二小组代表王微老师评课:

       1.有人说,教育是艺术,本质非是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吴一平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对我们今后教学很有启发,事例和论据结合,比读明确而得法;刘高琦老师逻辑明确,活动过程明晰,定量和定性结合;杨艳老师音乐情景沉浸,学生比拼,竞技不断;李润东老师对愁情一品再品,感性而多情。

       2.关于作文,第一,我们发现传统作文教学很难。好作文要提前准备,多练多写。第二,论据的使用要引领,最好写下水文。带领学生去做,哪怕文字有瑕疵,也要及时纠正。第三,对于诗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真和美。第四,学生不要客观评价而是体验到愁情的区别,区别感受到国愁、乡愁、思念之愁等。教学相长,要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和交流中优化改善自己的教学思路,才能怡情、博采、长才。

  第三小组代表李润东老师评杨艳老师的课:

       杨艳老师的《千古愁绪谁堪言——读<无题><丑奴儿>》,设置真实情境。先完成简单的自学任务,生成了感性认识。学生在生成之后,杨老师也非常贴心地给予学生一个真实的情境,同时配了视频和影音资料。让学生能够有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整体的学习目标设计非常清楚,是利于学生学习的。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建构学习语文学习的自信。

  第四小组代表钱英兰老师评课:

       1.引文共情:抛离了历史本身,脱节于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再美的古诗也会食同嚼蜡。如何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身心回到历史的轨迹中,李润东老师是这样做的:借助资料,深入背景来共情。        

       2.借力发力:由课内古诗巧妙挪移,借力发力,延伸到课外再回归课内;由古诗到现代文,由李商隐到祥林嫂、到陈子昂,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道德情操和树立人生志向。

      3.唤醒灵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引诱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李老师的古诗课除了字词的理解还有唤面醒这些字词背后的人格心灵。

  第五小组代表陈秋余老师评课:

       1.基于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把握学情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吴老师这节课从学情出发就是成功的开始。吴老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习作,找出学生议论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设定课堂学习目标。这堂课吴老师给予了策略性资源和材料性资源,这些资源都属于本堂课的学习支架。老师在素材资源整合上体现了“三贴近”,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即是作文”课上素材能围绕孩子们生活当中所经历,所接触的情境来选取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2.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吴老师在课上从学生的作品中总结归纳了论据撰写的方法并生成了评价量表,把评价活动与课堂写作相结合,以评价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有梯度的。基于学情,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落实了新课标中启发学生思维的理念。

       值得商榷的地方:

       可以向教材学写作方法,如九年级上册中《敬业与乐业》就是最好的范本,让学习回归文本!

专家讲座来送宝

  活动第三阶段由工作室主持人、海口一中正高级教师、海南省特级教师谭献雪老师开展主题分别为《初高中同课异构教学目标的设置原则探索》与《初高中同课异构的要义探索》的两场讲座。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要从学段特征、单元任务、单篇功能、篇间关系等几方面整体出发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把握新课标、结合自己对课文的解读、理解,在综合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置课后思考与练习的基础上完成并落实教学目标。谭老师强调初高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原则应该高度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结构化知识、梳理评价总结、学生持续学习路径,并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的知识建构放在首位!

  谭老师在《初高中同课异构的要义探索》讲座中,明确指出初高中同课异构的四个要义。要义一:11个好课堂法则即依据课本,超出课本、疑始疑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密度、教学要博而精、浅者深入,深者浅出、具体问题抽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基于知识必须化为熟练技巧、教学过程始于课内,终于课外、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要义二: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从备课、教学、作业、评议、拓展五个环节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要义三:教师在“导”上花苦功夫——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要义四:一堂好课的6大标准,即好课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好课的着眼点是发展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好课是给学生面向真实情境的学以致用的机会,将方案和创意实现并表现出来、好课要求教师要永远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好课需要好的学习设计和实施、教研共同体可以帮助教师上好课。

  谭老师关于积极探索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实现了本次工作室“初高中协同视域下语文课堂同课异构的实践与探索”的教研主题,为实现初高中语文学科课程育人的一体化实施、促进初高学段衔接、提升语文学科育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供参考学习的科学模式。

       临近活动尾声,谭老师隆重邀请海口一中(初中部)语文组组长郭梅婷老师进行总结发言。

       教学无止境,笃行致远。教育对学生和老师而言,本来就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学习过程。相信在谭献雪老师的专业引领下,老师们会以更前瞻的姿态,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高效的教学课堂,让自己的教育之路充满大气、底气和灵气,走上气质语文之路!也愿工作室的伙伴们在今后携手前进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路努力,一路繁花,一路收获!

阅读 29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