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我校在11月16日举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公开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共推出了9节优质课。镇中心小学语、数、英教研员,各小学教师代表和校本部全体教师5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流程主要分为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堂展示,第二个环节是分科组评课、研讨、总结。
各位执教老师的课堂都能紧绕新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情,以学为中心,重视方法指导,进行学法迁移,学以致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陈锦芳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雾在哪里》。这是是一篇童话故事,在品读课文环节中,陈老师紧抓住雾的“淘气”,注重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抓文本语言特点,创设情景,练习说话,学法迁移,由扶到放,学生学有成效。
夏志凤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坐井观天》,这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夏老师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她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中,夏老师注意指导学生训练说话,如三次对话学完后,提出“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进行了语言拓展,更是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知识。
钟美灵老师执教的是《海滨小城》,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钟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小组合作过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学进去、说出来,学习效果很好。
戚晓玲老师为我们展示了《麻雀》一课。她的教学设计新颖,尤其在写作训练环节的设计更为精彩。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怎样学,怎样写,让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陈子成老师展示的是五年级上册的《太阳》。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认识太阳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文中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多角度剖析,让学生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方式和作用,在课堂中出示实物,让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最后鼓励学生写写,完成小练笔。教学活动围绕着目标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落实语文要素,扎实地推进了课堂教学。
梁卓英老师展示《伯牙鼓琴》,带领大家欣赏了高山流水,体会了什么是知音。整堂课的学习任务明确,由易到难,设计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陆惠源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读诗歌之韵要求”“赏诗歌之景”“悟人物之美”等学习任务,带领学生感受诗意、诗境。陆老师的课堂学习任务清晰可视,语文要素落实准确。在教学中,评价语言真实、多样、有鼓励性,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李秋莲老师执教大单元教学研讨课《倍的认识》。这节课学生通过摆、说,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生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达成目标好。
黎子彩老师执教的《B Let's talk》是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黎老师利用绘本故事,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操练核心句,尝试创编新的对话,内容逐步拓展。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积极表演对话,兴趣浓,效果好。
课堂展示结束后,分科组进行了评课、研讨、总结。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总的来说,参与这次活动的教师都能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堂上,注重情境的创设,加强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过程,敢于把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课堂呈现浓厚的学习气氛,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教研工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公开课展示,以教促学,学用结合,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提高了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但与课改追求的总体目标还相差甚远。我们将坚定信心,以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实践,为实现高效课堂而努力。
撰稿:陈秋萍、罗琼凤、伍银燕、方颂秋
摄影:黎秀银、夏志凤、龚红雁、邝少梅
编辑:许秋玲
一审:陈秋霞
二审:叶石铭
三审:梁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