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一脉连体 谭覃氏同根同源
谭氏和覃氏是连体同脉同根的中华姓氏。西周有谭国,《诗经•国风•卫风•硕人》里的“谭公维私”、《左传•庄公十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可为证。唐宋姓纂早就将谭覃两姓列入于“以国为氏”之中,并且在姓纂里注明谭姓氏是“周有谭国,子孙因以为氏”;姓纂里的覃姓氏注明是“覃氏本谭姓,避难改”。自唐开始历经宋元明到清朝,历代姓纂文献一直传承着这样的阐述。当然,中国所有姓氏的来源都不例外,均注明所出自有关联的记载文献。如清朝陈廷炜所编写的《姓氏考略》中,也非常扼要地注明“见”何“书”、何“本”;何“史”、何“记”和古代何“姓纂”。试想,谁能从中“偷天换日”?除了特殊的原因外,姓氏一般的固定状态是不改变的。譬如姒姓谭氏,是因为有一支姒姓赖以生存的“覃地”被封为诸侯谭国,然后谭国为齐所灭,所以“谭子奔莒因为氏”,姒姓才以谭氏为贵、开族立谭为国姓。
一、关于谭覃氏的上古始祖的论证
西汉与司马迁同时代的谭崇乔《谭氏宗谱》记载,谭国是姒姓一族,谭氏的始祖是姒坚,这是正宗的家传。然而,因为周朝的诸侯国太多,至春秋时期在历史文献中存在可查的有:楚国、巴国、邶国、蔡国、陈国、郕国、曹国、邓国、虢国、耿国、霍国、韩国、滑国、黄国、郐国、纪国、江国、晋国、莒国、夔国、梁国、鲁国、罗国、吕国、蓼国、刘国、齐国、杞国、秦国、权国、芮国、鄀国、申国、宋国、舒国、遂国、宿国、谭国、滕国、卫国、魏国、温脊、碧国、吴国、息国、弦国、邢国、许国、须句国、薛国、虞国、庸国、阳国、越国、燕国、鄫国、鄣国、郑国、邾国、宗国、赵国等等;战国时期在历史文献中可查的有:秦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燕国、越国、宋国、鲁国、郑国、卫国、莒国、邹国、周国、杞国、蔡国、郯国、任国、滕国、薛国、费国、郳国、曾国、缯国、邳国、许国、中山国。
从以上诸侯国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春秋时期的谭诸侯国,还有战国时期的郯诸侯国。然而这两个诸侯国读音虽同,但实质不同。1.谭国和郯国在青州的地理位置不同,谭国在内陆,与齐国接壤;郯国在沿海,在莒国的南面。2.氏族不同,谭国是上古夏禹时期,封姒坚茹食邑青州“覃地”,到周朝初年姒坚的长子姒浩后裔达到近万人。周朝穆王时期,把他们封于谭国,为子爵位;而郯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郯之先为赢姓,后分封”。《汉书》:“郯,故国,少昊氏,赢姓”。后裔,以鸟为图腾。战国时期,郯国为越国所灭并吞,后楚国灭越国后才归楚。
因为在《左传•庄公十年》之后的司马迁,其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记成了:“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把谭国误写成了郯国,人们才误用。《左传》里的“庄公十年”也就是“齐桓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谭国在这一年冬天被齐国并吞了,而郯国在公元前414年才被越国所灭,谭国比郯国的消失早 270年时间。
因此,少昊氏的伯益后裔并不是谭国的谭子,而是郯国的郯子。伯益与姒姓谭氏没有血缘的关系,伯益不是谭覃氏的始祖。仅凭这些区别,再把伯益供奉为始祖是没有意义的。
二、关于谭氏源流及多元说法的论证
1.常说西方人比较讲究血缘,中国人则注重家国情怀,但自上古的父系氏族至今,姓氏中一直存在主流和次流的关系,用血缘作为根柢的氏始终不变。《谭氏宗谱》(为了区别于其他宗支的《谭氏宗谱》,以后称为谭崇乔《谭氏宗谱》)记载:“周封谭国于青州谭君子建国开族立姓”,是从谭子建国,到公元前864年谭国为齐所灭,然后以国为氏、开族立谭为国姓。齐国讨伐其他小国,只要小国臣服,齐王还让诸侯暂时地“名存实亡”。但齐师“军谭”,是齐王借谭子“无情”之机,故意赶跑谭子而吞并谭国,连谭诸侯的名也抹去。齐国为了笼络民心,没有驱赶姒姓原住民和霸占相生相息的这块土地,而是让他们慢慢地融入了齐国。
2.唐宋姓纂早就将谭姓列入于“以国为氏”的姓氏中,而为什么后来明代万历年间的凌迪知,在《万姓统谱》说“巴南大姓谭氏,盘瓠之后,望出弘农。”呢?
很简单,凌迪知根据南朝的范晔《后汉书》中《南蛮传》的“盘瓠传说”,认为“夷人用糁杂鱼肉的食品,敲打着槽盘,唱着山歌,把盘瓠当为祖先祭祀”,所以后人就认定了祖先只是盘瓠,这是古人的崇拜就成的。古代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等郡县的人,“赤髀横裙”,因而都是盘瓠的子孙。巴南大姓谭氏首当其中,不管神话多荒唐,也不管什么西周有谭国才有谭氏,更不管先祖是不是从谭国来的,那怕唐宋由朝廷钦定编成的姓纂也不信,而深信了《万姓统谱》以范晔个人文献为考证的依据,流传下了盘瓠就是祖先。但要是大家都知道这神话的形成和来历,那么就会感觉到这荒诞不经的东西,拿来娱乐还可以(附:“神话盘瓠的传说”于后探讨)。自然会有人直接反问:“禹母误吞薏苡而生禹,故姓姒”这个传说是不是神话呢?是的,但这只是赐姓的理由而已,据说禹之姓姒即是帝舜所赐。
当然,凌迪知也是根据《南蛮传》间接而说的,不知他是否客观地考虑到,谭氏人早就在两晋之前的周、秦、汉和三国时代,已经“布达华夷”而“入乡随俗”了呢?《说文》中也提到:“谭姓已通行于汉代矣!”谭氏是华夏的血脉,大汉的风骨,“巴南谭氏”到底从哪里来?也值得深思和共同探讨。世人常说:“同姓都是三分亲”同姓也并非是无缘无故。有人说谭氏来源是多元的,谭氏除了“姒姓谭氏(所谓的正宗谭氏)”和“巴南谭氏”外,据说还有来源于蒙古和少数民族等等的谭氏。但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又有谁敢肯定他们与春秋的谭国不是同一源头呢?
三、关于覃氏源流及多元说法的论证
覃氏现在也说来源是多元的。他们曾请教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教授说:“关于覃姓的祖源问题,覃氏“照搬”谭氏的源头就是了”。所言没错,教授是遵照唐宋以来姓纂在覃氏中注明“覃氏本谭姓,避难改”回答的。
氏族是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覃氏没有否认从谭氏中分化而来。因为谭氏宗亲误认了谭子是少昊氏嫡裔,然后上溯到伯益为根柢,所以覃氏也顺理成章地称伯益为始祖。后来在探讨中发觉“张冠李戴”了,覃氏才模仿了中华民族的共祖黄帝,又将伯益改为“人文始祖”。覃氏为了宣扬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伯益跟随大禹的治水,结合《禹贡》的“覃怀底绩”大做文章地演绎。如说大禹治水到覃怀取得了成功,把覃怀封给了有贡献的伯益,然后有了“覃怀国”,“覃怀国”的人又成了“覃怀氏”。伯益就住在覃怀的“益庄”,后来才改成现在和“义庄”。覃字又像个盛酒的器具,现在覃怀还有个酒厂等等,搞了一个跨越谭氏的模式而奠定伯益为始祖。可是,大禹治水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工头”,若治不了水,其结局还会像他的父亲一样。试想,当时的“工头”那有什么权力去封给伯益“覃怀国”呢?经不起推敲吧!
覃氏“新思潮”宗亲创造了“子大于父”的“七次演变”:覃氏—覃怀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谭氏—覃氏。认为把与伯益后裔有关系的全部都连起来就可以自圆其说了。他们在历史上找到周王抓去修宫殿的那些奴隶后来分给了诸侯国的信息,于是便把“有竹氏”安排到谭国做奴隶,然后才成为“覃氏”。不明真相的宗亲,竟然跟在其后大肆改谱编谱歪曲祖源。
覃氏的源头多元说法为:1、出自覃怀地,为覃怀氏之后,以地名为氏。 2、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改为覃氏(Tán 音谭)。4、出自曋姓,为巴人曋氏所改。
但其实是覃氏和谭氏同一源头,覃氏来源于姒姓谭氏,有家史流传。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时期,覃氏才逐渐有人活跃于社会,也有覃氏人为了“避难”已经分散流出“入乡随俗”。不管覃氏源头的说法如何多元,但“覃氏本谭姓,避难改”还是原出有因,谭覃永远是一家。
四、谭覃氏几千年一脉连体同根同源
姓氏是以血缘为主的主流大体,现实中大到家族小到家庭,入赘、抱养、家仆等随了主姓等,加入了主流姓氏便成了主流姓氏的姓氏,而到夷地“入乡随俗”而混淆了祖源姓氏的也有。假如上面说到的“巴南谭氏”会不会是由于谭氏的先祖到了当地繁衍后,后裔也跟着当地的人对他们的图腾或者神仙产生了崇拜,多代以后就成了所崇拜神仙的子孙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去探讨。
姒姓氏是谭国谭氏的祖姓,谭氏是覃氏的祖姓,这是姒姓谭覃氏的发展规律。
1.从历史发展来说,夏禹时分封姒坚“茹食邑青州”,然后姒坚之子姒浩继承遗志,之后其裔孙在青州“覃地(一块图是长形的地)”上发展了一个新部落。由于姒坚是大禹之重臣并且沾着王亲,所以夏朝时这个部落相当于贵族。“成汤革命”后的商朝,也由于青州“覃地”的姒氏部落没有与朝廷有过节,所以商朝没有为难他们,他们的生活方式维持不变。到了周朝,周穆王把“覃地”又封为谭国,从此,青州这块“覃地”覃邑的姒氏部落在历史上开始有了自己的国家。
2.从历史文化方面来说,1.《小雅•大东》的作者谭大夫,用诗歌描述了谭国前期青州“覃地”的姒氏部落沦为奴隶后的悲惨遭遇。2.家谱文化中谭崇乔《谭氏宗谱》的《流水谣》有记载,公元前一世纪末期,谭氏家族谭经峰兄弟因纠纷为避免遭受打击而出逃,谭易覃(称为小谭)姓,这是谭氏有记载的最早谭改姓姓例子。后来本直系宗支还记载谭易覃姓的第二次事件,“太平四年(丁巳年),源小房外戚遭祸殃及闻讯避。恐牵累族人,择覃而姓避讳,乃族中之二易姓也。”之后第三次谭易覃姓的事件是明朝中后期的广西钦北防覃氏始祖谭豪波,为避嫌改名为覃豪波。
一个支系都记载有几次的避难易姓事件,覃氏人不是被姓篡“覃氏本谭姓,避难改”下了魔咒,而是的确有这样那样的“避难改”经历。所以,唐宋之前的姓篡才这样定论,但是唐宋之后有没有呢?元末明初的谭三耀就是典型的代表,避难来到广西,改名为覃怀满。谭崇乔《谭覃宗谱之凡事笺记》记载:“元纪一千三百年,本宗诸少年避害出逃。始事者三耀也。
戊戌至正十八秋月百众少年午夜兀突亡踪迹飘渺族中上下震惊皆为家中所依翼者及族之长运栋梁老者派人四处听探其众人之下落后得音讯乃受三耀所唆闯大祸而亡命。
耀祖乃覃不满后怀满元至顺庚午年人高大力无穷年二十八为弟子出头抢田地与霸斗问何人耶答覃不满也时天下大乱霸仗势为耀祖所伤遂集百众家丁欲杀耀祖耀祖呼弟子并书信唤族中子弟共数百人重创霸霸诬耀祖为毛贼欲借朝廷灭耀祖耀祖得知先发制人趁夜灭霸收缴所有经历遭遇奔静江西南落籍耀祖乃良祖之嫡记之乃惦族众少年也。”
谭三耀祖举事后,在今山东带出谭氏上百的十四、五岁的少年到广西,然后化整为零分散落籍,为避祸殃全部谭易覃姓。这些少年的第四、五代之后,子孙只听说他们的太爷爷是三耀祖带来这里的,所以大家都把耀祖说成了始祖,其实耀祖也算是这“百众少年”后裔的“共祖”。全国覃氏人口240多万,广西占绝大部分,据说谭三耀祖这支人的后裔达百万数。而另外于山东已改覃氏或正在谭改覃氏的,来到广西的先祖也不少,各支手抄老族谱都有记载。
3.从历史人物来看,据传公元一世纪东汉的覃儿健是目前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覃氏传人。覃万传,三国时人。覃元先,唐宋姓篡里覃氏的代表人物,南北朝南梁东宁州刺史。这些历史人物,都是谭国消失700多年后的东汉及其之后才出现的。请问:有没有覃氏的名人宗贤在“谭公惟私”、《小雅•大东》周襄王姬郑时的谭大夫、谭伯、《战国策》的谭拾子之前出现呢? 所以,先有谭氏后有覃氏,这是谭覃氏转化的规律。
要解释一下的是:1.东汉时出现了“通假”用字现象,“通假”亦为“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所以《白虎通义》亦把“谭公惟私”写成“覃公惟私”,因此有人将谭国误认为覃国。2. 覃元先是姓篡中覃氏的代表人物,姓篡中“覃本谭姓”,所以覃元先即是谭元先。在元明清时还经常地写成谭元先。
覃氏是从谭氏分化出来成一个支流,几千年来是一脉连体同根同源的。
附:“神话盘瓠的传说”提供研究。
神话盘瓠传说的雏形先出自《山海经》。《山海经》卷十二《海内北经》记述大禹在天宫的所见所闻,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柸食。有文马,缟身未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意思是说,大禹在神仙引领下游历天宫和大地河山,途中见到名叫大行伯的神人手持长戈。在他的东边有个犬封国,又叫犬戎国,这里的人长得模样像狗。旁边有一女子,正跪着捧上一杯酒食进奉她的丈夫。犬封国有马,毛色纯白,红鬣,双眼金光灿灿。这种马叫吉星马,骑乘它的人可长寿至千岁。这是古籍中有关“长得象犬的人”的最早记述,却成为了后世“盘瓠传说”的雏形。
到晋代的郭璞注释了《山海经》,写了《玄中记》说:“狗封氏者,高辛帝有美女,未嫁。犬戎为乱,帝曰‘有讨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户。’帝之狗名盘护,三月而杀犬戎,以其首来。帝以为不可训民,乃妻以女,流之会稽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千里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封为狗民国。”
古代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等郡县的夷人。他们用糁杂鱼肉的食品,敲打着槽盘,唱着山歌,把盘瓠当为祖先祭祀,这一习俗流传至今。所以后来的世人称“赤髀横裙”是盘瓠的子孙。
南朝的范晔集诸家之说而成《后汉书》,其中《南蛮传》又记述了“盘瓠传说”。此后,“盘瓠”的故事大同小异地在中国南方瑶、苗、黎……等民族中流传。瑶民祭祀盘王非常虔诚,人们的生死寿夭贫富,都归盘王掌管。每逢旱灾,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抬着盘王画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 《晋纪》也有关于盘瓠的记载事下:“武陵长沙卢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这些传说荒诞不经……
然而“巴南大姓谭氏,盘瓠之后,望出弘农”。不止巴南谭氏接受盘瓠传说,以上地方各少数民族也一样接受。因为大家都生活在神话盘瓠传说的特定环境里。所以,不管是谭氏,也不管是覃氏,族大根深了,源远流长了,也许在寻根柢时已经找不着方向,但只要我们有着共同的目的,以大山一样的承载,大海一样的包容,谭覃永远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