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冬生寒意,微阳暖人心。在暖阳的轻抚下我们迎来了第六次教研活动——站在儿童视角开展项目活动。
一、教研回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张伯丽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带我们回顾上次的教研。教师在活动中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固有偏见,挖掘幼儿视角下的活动生成,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尝试换位儿童视角思考问题,倾听幼儿语言、追踪幼儿行为、理解幼儿行为,了解幼儿真正的内在需求,满足幼儿现实需求,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二、项目化理论学习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项目化学习路径
1、开始阶段:甄别幼儿兴趣,设计驱动型问题。(教师留意记录幼儿的兴趣点,然后聚焦幼儿都感兴趣和有共同经验的真实问题,成为这个阶段教师主要做的事情。)
2、综合发展阶段:项目的生成(幼儿成立探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自主探究(基于幼儿的问题,引导分线索探究,师幼一起通过多种路径对一个兴趣领域进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3、评价阶段:搭建分享展示平台(经验分享、成果展示)开展科学评价(关注过程、关注结果。
三、教师班级活动介绍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小一班:
本次的活动生成源于每天幼儿抹完手油都会请老师闻香,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开展对手油的探索;先带幼儿一起制定计划,幼儿进行实践,探索抹手油的方法,幼幼相互分享把手抹得又香又滑的小妙招,并与“爱心活动”对接,幼儿把抹手油的方法与同伴、家人分享实践。
小二班:
活动源于幼儿分享在美工区制作的恐龙,之后每天美工区都“爆满”状态,教师根据幼儿每天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行为,开展了“动物园”活动;教师带幼儿制定计划,聚焦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制作小动物要用的材料,在制作中发现新问题,不断调整计划;根据幼儿想把礼物带回家的想法,进行爱心打卡,兑换礼物。
中二班:
活动生成源于对大三班饲养的芦丁鸡感兴趣,当下对芦丁鸡产生了许多问题,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活动。前期师幼通过饲养、小鸡孵化等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中期在照顾小鸡和观察小鸡孵化的过程中,记录生长变化,通过小鸡破壳而出现状,联想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后期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父母的爱与辛苦,与“爱心活动”对接。
四、小组梳理经验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依据小组实施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教师分小组针对项目学习实施路径进行梳理。
前期:
1、幼儿行为:提问、闻香、兴趣、询问、自发制作动物。
2、教师支持:与幼儿讨论,问题引导,区域总结分享,调查表,为幼儿提供条件,材料,家园合作,家教经验,思考,制定计划。
3、分析效果:幼儿关注度提高,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提高。
中期
1、抹手油:
幼儿行为:抹多了,抹少了。
教师支持:步骤图,儿歌,引导幼儿分享。
效果分析:解决问题,适量抹手油,全手都抹到。
2、动物一家亲:
幼儿行为:动物都放在了一起,提出问题(被吃掉了,没有人照顾,吃的食物不同)。
教师支持:给小朋友提供材料(kt版),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制定下一步计划,对照计划表查漏补缺。
效果分析:兴趣持久性。
3、芦丁鸡:
幼儿行为:不想还,想自己喂养,搭窝
教师支持:持鼓励幼儿主动交流,记录表,家园共育(带鸡蛋),不断拓展幼儿认知。
效果分析:幼儿兴趣,持久性,幼儿主动探索。
后期
1、抹手油:
幼儿行为:手有抹多后用纸擦掉,或找老师帮忙。
教师支持:擦手油口诀(儿歌),图示支持。
效果分析:幼儿掌握抹手油方法,对接新计划(为家人服务)
2、动物一家亲:
幼儿行为:情景创设(小动物一家),动物分类(食肉、食草)。
教师支持:教师协助记录,材料提供,引导制定新计划。
效果分析:掌握分类的多种方式,幼儿有分享欲,坚持性。
3、芦丁鸡:
幼儿行为:幼儿不愿意照顾芦丁鸡鸡和蛋,觉得有味儿和脏,不愿意记录,觉得浪费时间。
教师支持:调整记录方式,用更简便的记录方法,支持幼儿自主分组(记录和照顾鸡和蛋)。
效果分析:编织窝,激发幼儿体谅父母的辛苦。
五、班级行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老师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续的班级行动老师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关注点。
1、开始阶段
2、综合发展阶段
3、评价阶段
六、经验总结与下次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教师在活动中要按项目化学习三个阶段进行。
游戏前,主要是拓展、唤醒经验,丰富游戏内容;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盲目性;讨论材料的多样玩法,激发创造性发展。
游戏中,通过对话,倾听幼儿感受和想法,捕捉对话主题,推动游戏发展;及时调整环境材料,支持和推动游戏;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引发和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和探究;通过平行游戏示范引领启发,巧妙支持和推动幼儿游戏。
游戏后,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帮助幼儿回顾游戏过程、梳理经验、发现问题,反思方法、建构经验、提升能力,从而推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也为后续的游戏开展提供更有效的动力源。可以主要通过回顾过程、多元表征游戏经验,注重反思,总结提升游戏经验。聚焦问题和创新点展开讨论,深化幼儿思考等方式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下次活动:
1、业务学习:学习冯老师半日活动(可以去参观冯老师班级项目活动)
2、教师们可以开始撰写班级案例,12月4日上交案例(下次教研班员老师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