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新变化 学业质量促发展——昌吉学院国培计划(2022)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岗位能力提升培训

漫步人生路
创建于2023-11-24
阅读 4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迎战中考,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为一线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新课标风向,并将新课标理念落实于日常教学中,2023年11月23日喀什市教育局特邀请两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岗位能力提升进行培训,此次培训的专家是来自于乌鲁木齐市第十五中学教研室主任曹丽霞老师和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刘康老师。

  首先是曹丽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她是中共党员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乌鲁木齐第十五中学教研室副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评委专家库成员,乌鲁木齐第三轮、第四轮市级学科带头人,乌鲁木齐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乌鲁木齐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乌鲁木齐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乌鲁木齐名师课堂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曹老师的讲座内容分为四个板块:

一、关于中考命题政策的要求

二、近三年的自治区中考语文试卷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三、中考复习应对策略的探究

四、语文命题的基本趋势

      她在讲座中强调在中考备考中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统编教材知识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检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渗透以考导教导学的测评理念。同时提出殷切期望和努力方向:夯实基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每一位学生有发展;提高教研质量,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优化班级管理,让各层次学生有收获。

  接着,第二位刘康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中考复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建议》,刘康老师,她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乌鲁木齐市中语会理事,市级骨干教师,曾获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百杰"称号。主持多个各级课题研究,多次获得自治区、市级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她的教学理念:静水流深,沉思笃行,教育是创造的艺术,更是爱的唤醒。

       她的讲座围绕四方面来讲,一要依标,二要扣本,三要有序,四要有法。为了准确把握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方向,提高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效率,为即将开始的中考复习备考提供有效方法及示范,刘老师以精准的数据指导我们的教学方向,并且借助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同类中考题型的各种变式,为我们拓宽中考复习的思路,指明中考复习的方向。分析了近三年中考文学性文本阅读理解试题,提出了“聚焦课效,精讲精练”的建议,强调把握学情、培养审题、规范答题习惯的重要性。

  下午,曹丽霞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个主题的讲座,分别是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变化、《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有效策略》、《借力聚力  合作发力》——跨学科学习的思考等讲座。

  曹丽霞老师围绕202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和变化展开的,从四个方面来说,《新课标》发生了的变化,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理解,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课标是教育教学的指南,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我们要探索不停、钻研不止,让语文教学的脚步更扎实、更稳健!

  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首先作为老师我们要知道什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小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高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规划。我想,只要多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且把握学科特点,多开展中小学衔接的上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就能从真正意义上有效地实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借力聚力 合作发力——跨学科学习的思考》为题的讲座,从跨学科的角度让老师们带着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教学理念的变化,跨学科的融合,本学科课效的提升,教师视域下的专业发展等问题。曹丽霞老师指出,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是学科之间内容上的融合,也是学习方法上的融合,在融合时既要关注立足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还要渗透其他学科的理念思想。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一分付出一分收获。通过两位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备考方向和重点,我们喀什教育者也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核心素养,凝心聚力,脚踏实地,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共同奔赴下一场山海!

           审核:赵蓉蓉(喀什市进修学校)

           撰稿:吴冬梅(喀什市第二十七中学)

           

阅读 4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