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不仅能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而且能集思广益,共享教学智慧。因此第13周语文科,数学课,英语科,综合科在学校的组织下,枫木中心小学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一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吴珠老师
备课内容:《升国旗》。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囗、纟”2种偏旁。
3.掌握本课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课组建议:
1.吴珠老师:《升国旗》这篇课文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拼音和识字后的课文。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以及升国旗时学生应该怎样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要求学生有热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生字、词,并且美观地书写。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拼音,也为今后的课文朗诵打下扎实的基础。全篇课文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第二句写国旗升起的情景;第三句写升国旗我们怎样做。整篇课文句字简结明了,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2.吴惠丽老师:可以以学校升国旗的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柯小丹老师:指导学生写字时,要抓好学生的生字笔顺、间架结构。
4.王进洲老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引导学生说一说,指名说,让学生能完整的表达图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薛鸿江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先带读后听课文录音,再让学生试读,个别读。
6.欧海花老师:熟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马雯雯
主题:第五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塞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日光短浅、固执己见,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全面地看问题:《寒号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得过且过,要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本单元课文情节有趣,形象鲜明,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每篇课文都安排了相关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或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在交流讨论中初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坐井观天》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关注小鸟与青蛙争论的问题,思考它们观点不一样的原因。《寒号鸟》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的结局,体会其中的道理;选做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我要的是葫芦》课后第一题从主人公的行为结果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其错误的根源。
“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一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语气的表达作用。如,《坐井观天》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朗读青蛙和小鸟对话中不同类型的句子,感受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不同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课后第二题通过意思相同句子的对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口语交际《商量》也提到“要用商量的语气”,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感受语气的作用。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仿照例句把事物描写得更形象具体。如,《寒号鸟》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冷热的程度,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形容事物的状态,学习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 44 个生字, 认准 3 个多音字; 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 特点。
2. 会写 26 个字; 了解汉字“左短右长 ” “右短左长 ” 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3. 会写 27 个词语; 积累带“言、 语” 的四字词语, 能猜测词语意思。
4. 能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
5.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好对话; 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6. 能联系生活实际,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7. 背诵古诗《江雪》。
8. 阅读《刻舟求剑》, 体会故事的寓意。
9. 和别人商量事情, 要用商量的语气, 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10. 能结合课后题, 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学习表达。
三、教学重点
1. 认识 44 个生字, 认准 3 个多音字; 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 特点。
2. 会写 26 个字; 了解汉字“左短右长 ” “右短左长 ” 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3. 会写 27 个词语; 积累带“言、 语” 的四字词语, 能猜测词语意思。
4. 能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
5.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好对话; 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6. 能联系生活实际,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7. 背诵古诗《江雪》。
8. 和别人商量事情, 要用商量的语气, 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四、教学重点
1. 阅读《刻舟求剑》, 体会故事的寓意。
2. 能结合课后题, 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学习表达。
五、科组建议:
1.不要把课文讲述的道理生硬地告诉学生,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来具体谈寓意,说体会。
2.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好不同句子的语气,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行仿照例句说、写句子的练习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画或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运用,避免机械的语言训练。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主备人:李经河
主题:第七单元
内容: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借助上下文理解关键词的作用仍是训练重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必须掌握的能力。这些阅读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习作的时候,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本单元的另一个训练重点。这是“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作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2.单元重点
a.通过识字与写字,能准确认读24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39个字,准确写出62个词语。
b.能将带有撇捺的字写得舒展大方,字形优美。
c.能结合插图,体会古诗《采莲曲》,并且熟读成诵并默写。
d.学会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能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交流、总结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e.学会用心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f.体会带有“得”的句子并仿写。
二、组内建议
1.针对目标1:
(1)朗读课文和识字加油站,圈出生字和词语,认读24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39个字,准确写出62个词语。
2.针对目标2:
比照所写的书法提示里的字,看撇捺是否舒展,字形是否优美。
3.针对目标3:
(1)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班内展示。
(2)画出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3)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4)借助课文中插图,图文对比阅读,理解段落的意思,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针对目标4:
有主动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针对目标5:
多读带有“得” 的句子,并仿写;也可以填空。
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黎春苗
备课内容:18.牛和鹅
一、 教材 分析《牛和鹅》是一篇主体课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这篇文章, 记叙了作 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 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再也不怕鹅的故 事。 文章故事性强, 语言生动、童趣十足, 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告诉我们, 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 最后导致改变事情的结果。
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2.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二、 教法、 学法 “牛和鹅” , 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单就题目而言, 没有看过课文的人都 会猜测, 可能是讲牛和鹅之间发生的故事, 它俩在文中应该是占相同的比例。可 是, 课文却是以讲“鹅”为主, “牛” 仅仅是个比较的对象, 只有一点点的笔 墨。 所以, 在对这节课进行设计时, 我也抓住这一特点, 舍掉“牛”, 围绕“怕 鹅” “遇鹅” “不怕鹅”设计问题, 贯彻“先学后教”的理念, 采用我校的高 效课堂模式——“目标三部五环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批注、朗读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学标处理: 学标不能出现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鹅和“我”的形象特点。同时, 理解 金奎叔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2、 问题选择: 在学习“怕鹅”这一部分时, 没有提问“为什么怕鹅”?而 是直接提问“见到鹅会如何对待呢?”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害怕?能读 出害怕的心情吗?”这都是为了落实语文天地里的训练要点, 体现抓住关 键 词 句揣摩 人物 内 心, 进行朗读理解。 3 、 自学 指 导: 体现自学的 方 法 (默 读、 思 考) , 思 考 的 内容( 鹅、 “我” 的 表 现 ) , 表达 的形式 (勾画 、 批注 ) , 以 及 自学的时间。这就是自主学习、感悟批 注的学习 方 法。 默 读课文, 想想“我”遇到鹅时, 鹅是 怎样 的 表 现, 用 横线勾画 , 并在 旁 边做简 单的词语式批注 ; “我” 是如何 表 现, 用 波浪线勾画 , 也 做 上批注。 ( 三 分 钟) 4 、 交流 重“导”: 学生在 表述 自 己 的理解感悟时, 较 口 语、较 简 单, 老师 要 进行 概括 、 提 升 、 纠 正。 这 既 是感悟能 力 的训练, 也是词 汇积累 的训练。 5 、 难点 突破 : 这篇课文 内容浅显 , 加 之有 前两首古诗 教学的 铺垫 , 学生也 不难明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一道理。
四、科组建议:
1.导入部分的图片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
2.采用品味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体会来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周志翔
主题:第五单元
内容:17.松鼠
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智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搭窝技巧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并初步感受松鼠的特点。然后默读课文,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出有关松鼠的信息并分条记录,完成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借助具体语句感知本课活泼有趣的语言风格,完成课后第二题。
科组建议:
1.王春芹:《松鼠》一课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交流资料、默读自学,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的描写中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行动特点,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练笔拓展等方式,学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2.杜秀虹:《松鼠》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3.林丹:《松鼠》这篇课文中配有插图,直观地展示了松鼠乖巧可爱的形象,教学时利用好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陈益花:《松鼠》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读文本,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搭窝环节时,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
5.徐月师:《松鼠》这篇课文的教学,一是要注重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抓住松鼠的哪些方面来描写,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二是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体会,学习作者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
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陈兰老师
内容: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文笔清新朴实,处处彰显着生命的蓬勃。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孩子们,人要珍惜时间,抓紧一切时间锻炼和学习,快速成长。
导入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事物生长现象,引发阅读兴趣。随后带着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里的成长的’”来初读课文。先引导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围绕这个意思写的?具体写了哪些事物?
一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王向群
教学目标:
1.通过辨“11”活动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进一步感受位值制。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读、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十位和个位,会看图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制的意义。
课组建议:
优点:
1.教师的分析问题和讲解问题,思路清晰。达到以教师为主导作用,课堂上巩固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2.教材的情境图和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课前准备充足,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多数学生的课堂习惯好,能参与到课堂中,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缺点: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好.
2.个别学生积极性还不太够,教师讲得过多。
二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李腾婧
主题:观察物体
内容:观察物体(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根据观察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视角,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实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初步教授“三视图”的知识,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根据表象进行推理,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达到课程教学中的三个核心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察物体 。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四、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五、科组建议:
(1)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建立表象。
可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初步体会从各个方向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再针对各个面进行逐一细致地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动作表征、闭眼记忆等方式,使学生对所看到的图形形成清晰的表象。针对易混淆的两个面,可反复、对比观察,并主要通过标记物的不同进行区分。
(2)利用情境模拟,读懂图中人物与被观察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明确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
为了读懂情境图,在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图中的人物,通过看图一一找位置和看图一一想形状两个层次的活动,唤醒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表象,将图中人物与所看到的形状对应起来,从而顺利进行立体图形与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并作出正确判断。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主备人:杨英
主题:第六单元
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应用乘法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科书安排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笔算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教科书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再解决进位问题和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问题,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解决问题中,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及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习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计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教科书遵循了计算教学情景化的原则,让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教科书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还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科组建议:
1、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因此,本节课要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景运动会购买饮料,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笔算,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指导。
3、注重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多问问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练习中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多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科组备课组
主备人:林家培
内容: 第四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科组建议:(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为学习笔算除法奠定基础。
(2)、建议让学生多练试商的方法,及怎样确定商的位置。
(3)、注意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商会变大或变小,要学会怎样调商的大小,确定正确的商。
(4)、注重培养学生列竖式计算格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5)、建议多做练习题训练巩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的正确性和熟练性。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冼如凤
教学内容:《解简易方程》
教学主要方法:
(1)让学生尝试命名,尝试写方程。
由插图得到第二个方程后,教师可提议,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给它起个名字,知
道叫什么吗?由此引出“方程”。
接着,请每个同学都试着写出一个方程,再看看课本插图中的小朋友们写了哪些方程。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2)引导学生识别方程,并说明理由。
“做一做”的判断练习,可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画“J”画“X”。交流时要求学生
说明“是方程”或“不是方程”的理由。
(3)阅读数学史料,激发学习兴趣。
“你知道吗?”可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如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可让他们自己去查参考
书或上网搜索。
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刘东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面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会利用直尺和圆规,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与圆有关的图案。
3.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4. 引导学生探素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6.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7. 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
8.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能力。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拼一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求圆的周长“绕一圈”“量”“放在直尺上滚”时,教师在对“绕”“滚”的方法进行指导的同时,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讨论比较这些方法的异同,使学生明白这些方法都是将一个未曾学过的曲线图形的长度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线段的长度,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将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再让学生交流“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后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对比圆与长方形,发现形变的过程中面积不变,再通过寻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的关系,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思想、极限思想、等积变换思想。
3、合理用好生活素材,凸显其教学价值。因为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所以研究圆的时候,学习材料可以从生活中来,研究得到的结论反过来可以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合理用好生活素材,把这些素材作为引发学生探究、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感悟的有效载体。
集体评议:
1.蔡三女老师: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拼一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贾淑涵老师: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让学生采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面积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的小纸片拼一拼,从而“化圆为方”,再通过观察、对比、推理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王丹老师:本单元中涉及许多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应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落实。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人地去体会这种思想方法。
4.李宁:如在研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时,主要采用了割补、拼组等方法,将多边形转化成更熟悉和更简单的图形来解决,那么,是否也可以按这样的思路利用制补等方式把圆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呢?
5.蔡健聪:因为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所以研究圆的时候,学习材料可以从生活中来,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合理用好生活素材,把这些素材作为引发学生探究、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感悟的有效载体。
6.邬琼梅:如学习了圆的周长后,马上呈现例1的问题。这不同题的解决,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价值,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英语集体备课内容
主备人:王小恋
课题:四上Unit6 Meet my family A Let's learn
教师通过热身并引出课题family,通过复习Amy的家庭成员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等等,进而引出其他家庭成员,逐一学习新单词aunt,uncle,cousin,baby brother 和parents等,通过自然拼读法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最后通过用句型This is my ….介绍家庭成员。
课组评议:
1.小恋老师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建议在学完单词后设计一个单词游戏进行巩固复习。
2.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活动没有体现出来,建议多设计学生活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3.小恋老师教学设计完整,但是如何自然地渗透情感教育?
4.小恋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环节设计衔接自然,清晰明了。建议新授词汇环节加入重点句型,词不离句,并将词汇自然衔接。
5.小恋老师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展示学生和教师本人真实的家庭照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建议适当放手让学生多操练,分配好课堂时间。
6.小恋在呈现环节利用家庭树的方式呈现单词可能学生掌握得更容易。在操练环节应更侧重于新课时的家庭成员
7.小恋老师教学过程自然衔接,重难点突出,设计贴近生活,建议丰富学生操练活动。
8. 王老师,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重点突出。建议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综合科集体备课
我们每个参与者思想火花在碰撞,集体智慧在分享,精华糟粕在取舍,我们每位教师再进一步的归纳,提升和再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潜下心来刻苦钻研,静下心去集体备课,一定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撰稿人:蔡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