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吉家窑,领略陶文化—五五班研学活动实纪

五育并举 幸福五洲
创建于2023-11-23
阅读 6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马头山下,桑干河畔,天高云淡,桑干蜿蜒,山水之美,如诗如画。

走进吉家窑,探访千年遗址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到达目的地之后,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列,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对吉家窑有了初步的了解。

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吉家窑”以黑陶文化为核心集研究、传承陶瓷文化艺术、复原唐代中国九大名窑之—浑源窑“茶叶末釉”“酱釉”辽金时期“黑釉剔花”等陶瓷艺术品。

拉坯体验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拉坯,是陶瓷成型的最初阶段。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拉坯机。上用轮制成型的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在拉坯的过程中,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

学生们通过跟随陶艺老师的讲解,亲自动手体验拉坯的过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大胆的创作,虽然身上沾满了泥巴,但是对陶艺的了解更进一步。

传统手捏(泥条盘筑法)

泥条盘筑法是一种原始的陶器成型方法,从黄河流域的彩陶到尼罗河陶罐,古代先民在制作大型生活用陶时基本采用泥条盘筑这种成型方法。学生在陶艺制作时,先把泥条搓成长条,然后按照器型的要求从下到上盘筑成型,再用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

陶艺彩绘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釉下彩起于汉末三国时期,当时只是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兴于唐代。当时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讲解步骤,用海绵蘸湿在表面进行擦拭,为了能够让素胚充分吸收水分,以便于更好的上色。各自动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彩陶,在绘画过程当中体会陶艺的魅力所在。

研学讲解

吉家窑陶艺研学讲解分为三个部分组成,即古陶瓷历史研学、陶瓷制作工艺研学、现代陶瓷艺术品赏析。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将 特色古陶瓷器型、器物一一展示,并通过细致的解说及实际器物的欣赏,让学生在收获古陶瓷知识的同时,学习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体会到中华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天的研学之旅落下帷幕,活动充实,内容丰富,给了孩子们一段珍贵的回忆。孩子们在这次研学经历中体验了不一样的集体生活:有磨合、有惊慌、有刺激、有包容、有分享。

所谓教育,不是留给孩子一座金山银山,而是让他们成长为自己人生的舵手,在惊涛骇浪中独自扬帆,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图文编辑:高彦

阅读 6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