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怀安深厚文化底蕴,重温革命先烈事迹”
怀安城镇第一小学组织学生参观昭化寺

求真尚美·励志笃行
创建于2023-11-23
阅读 25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为了激发师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怀安城镇第一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参观怀安城镇昭化寺,借此活动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

  伴随着冬日的晴空万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百年古刹中。

  进入寺庙中,同学们跟随讲解员李军老师的步伐,缓缓的走进各个大殿,聆听这座古刹百年来沉淀下的声音……

  怀安昭化寺位于怀安城镇西大街路北,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初名永庆禅寺,原为民间祝禧道场,后因多年失修几近荒废。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开始在旧址上重修扩建,历时8年修建成一座十分壮观的佛教圣地。寺庙落成后上奏廷,明英宗赐名“昭化寺”。

    

  昭化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东配殿,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寺全部建筑均为石条基础,砖木结构,曲槛雕栏,修廊大厦,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为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四面斗拱,玻璃瓦盖顶,玉龙卧脊,兽头出飞檐,梁架结构保留很多明代以前风格,为研究古代建筑结构的演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例。

  昭化寺建筑外观为典型的明代官式做法,但内部结构却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大雄宝殿内部的纵向构架的梁柱结构,国内罕见,是研究古代木结构演变的重要例证。

         看着富有历史气息的明代木质结构建筑,同学们无不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发出感叹:“那时候没有钢筋,没有水泥,单纯依靠木头就能搭建出如此壮观美丽的建筑,他们真是太厉害了呀!”

(以上壁画照片为网络转载)

  大雄宝殿和三大士殿内均保存有壁画佳作,尤其是大雄宝殿内的水陆画,合儒、释、道三教人物于一堂,形成了三教整流的壁画艺术,人物造型优美,姿态各异,着色富丽浑厚,深沉古朴,画面旗幡衣带,随风飘佛,可以看到“吴带当风”的艺术渊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上壁画照片为网络转载)

  昭化寺壁画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继承了唐代以来寺院壁画的傍题形式,把单幅画内容用水卷云联系起来。画与画之间祥云萦绕,将每幅画连为整体,使壁画有了内在联系。画中人物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线条流畅,虚实有度,色彩艳丽,实为我国明代杰出的壁画艺术珍品。

  寺内现存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立汉白玉质“敕赐昭化寺碑”,碑高2.4米、宽0.95米、厚0.25米,碑文由时任嘉议大夫巡抚大同宣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五羊侯罗亨信所撰,嘉议大夫总督宣府等处边储户部右侍郎东吴刘琏书并撰,瑞阳李铭镌。

     

  寺院中还有一些石碑,上面字体皆为楷书,秀丽端庄字迹清晰,遒劲有力,刻工精湛。

  接着同学们走进偏殿,伴随着李老师的讲解,大体了解了怀安悠久的历史以及古代到近现代的名人。

  在每一块讲解牌前,同学们都会驻足观看,有的还甚至做了简单的笔记。不难看出,同学们被家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所深深吸引,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怀安人怎能不为家乡的人杰地灵而自豪呢?

  最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的走出了昭化寺,再回头望去,这座古朴的寺庙依然安静的坐落在那里。但是这次的参观活动,给所有的师生以不小的触动,这不仅仅是一处美丽而壮观的建筑,更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样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我们的小城镇很普通,但是在这里某处不显眼的地方,却有着五六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

        

  参活活动结束后,低年级的同学把他们眼中的昭化寺画了出来,中高年级的同学把他们参观昭化寺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了出来。

  经过一系列的评比活动,学校为每一位优秀的同学颁发了奖状,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同学们能够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进而热爱自己的家乡。

  今后,我校会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家乡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各种了解家乡的契机,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培养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

阅读 25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