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一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方式。它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了知识,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魅力。在研学旅行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特色。这种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让孩子们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人们和他们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全球视野和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教育厅、文化厅、省旅发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研学旅行的号召,鼓励学生从繁冗的学习生活中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开阔视野,学习更生动的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梓潼县潼江初级中学校11月20日特开展了“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走近江油、传承国学”的研学之旅
一、参观诗歌小镇 让文化侵润入心
李白.青莲国际诗歌小镇位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故里风景区,占地约18000亩(12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大的李白文化主题景区。一千多年前,中国诗歌巅峰的代表人物李白就出生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并生活了24年。小镇拥有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罗汉洞等省级文物保护景点,9:50同学们抵达后,在导游细致温柔的讲解下,孩子们用眼睛探寻“诗仙”的神韵,用手感知千古佳句的力量,使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了"神堂",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课本上的知识,促进了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二、感受制酱文化 让劳动根植血液
历史上,江油的“中坝酱油”闻名遐迩,酿造出一段“酿造文化”。
当学生们走进“清香园”接待大厅,首先看见的是一口大酱缸,据说就是它曾经酿造出了贡品酱油。大厅四周悬挂了不少诗词楹联,都与酱油有关,“小着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微妙地传递出作为菜肴作料的酱本色和风味。映入眼帘的是创始人﹣﹣冯道人的塑像。在塑像前,大家安静地站着,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解说。进入展馆,孩子们好奇地打探着周边的一切,了解制酱的历史,知道了制酱的原料。
体验制酱工艺来到了酱油生产线。孩子们在晒酱的地方,亲手为豆子淋上一勺汁水,这感觉真奇妙。然后,大家拿着瓶子,紧张而又激动地打起了酱油。"手拿稳,看谁打得满!"在老师的鼓励和提示下,每个人都收获了一瓶酱油!
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增长了食品安全知识,品尝了美味的酱油拌饭,体验了如何“打酱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体验团建力量 让活动成为课堂
团建活动是以简单的游戏,揭示了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让学生们找回了学习中被时间遗忘掉的却非常珍贵的东西:意志、激情与活力。
通过研学团建活动,加强了同学间感情的沟通,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同学们获得了一次极有意义的户外活动体验,进一步激发了潼江师生的创新活力,促进了各年级、各班级的团队精神,收到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的研学效果。
四、学习传统礼仪 传承国学经典
修身养性,德行人生。中华古国,悠悠五千载;中华文明,绵绵无千年;中华经典,浩浩五千卷。中华经典的星空里,群星闪耀。诗情融花意一体,智慧与激情齐飞。孩子换上汉服,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就会被那蓉智的思想灵光所感染。
国学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学习国学,孩子们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更加坚信和平、友爱、互助是人类最基本的原则。认识到平等看待万物,尊重每一种生命的价值。国学不仅丰富了我孩子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提升了道德境界,更是启发了同学们对生活的思考。如同夜空中的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成长的路很长很长,但什么也没有孩子的精神成长令人欣喜,而研学的旅行也正是一个让孩子增长见识、收获文化、精神丰富的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