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研共同体,携手共成长——金罗 宁兴“共同体”课例交流研讨会
每一次遇见,都是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日趋精进的提升;每一次奔跑,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在这初冬时节,送走秋的斑斓,迎来冬的淡雅,尽管寒意已经渐渐袭来,但老师们对教学的热情依然丝毫不减。
为实现教研活动成果服务课堂教学开展和教学质量提升,11月23日上午,金罗 宁兴“共同体”课例交流研讨会在金罗示范小学如期举行。
语文课例显示
冯老师的这节课充分显示出了教学的娴熟和执教者的匠心。课堂教学“清清楚楚、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冯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年级特点的把握都很精准,不仅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也清楚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得有效率,有章法,有趣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会读古诗,而且也大致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许多学生甚至理解得十分到位。这样的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诗句想象之美,达成了语文要素的落实,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冯老师的《夜宿山寺》的古诗教学课堂真正做到了“入格”,给低年级古诗教学呈现了一个好的教学范例。
孔新霞老师教授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孔老师借助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八角楼;接着细读文本,解构教材。先是朗读课文,说说毛主席是怎么样工作的。再借助课文中几个动词以及插图,学生很好理解毛主席当时条件的艰难以及认真工作的精神。整堂课孔老师注重朗读,体验情感。通过老师的引读,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个人的自由朗读等,一次次与文本对话,学生的理解也就越来越深了。
数学课例展示
郭老师采用在点子图上圈一圈,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掌握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思。鼓励大胆质疑,补充,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巩固竖式计算的步骤与每一部的意思,通过知识梳理,强化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在灵动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主,自信,积极的投身于课堂当中,整节课学生参与率高,对知识的掌握效果好。整节课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武老师教师精心备课,重视课堂常规,体现学生自主探索,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看日历填信息,标一标、圈一圈等活动,了解大月、小月以及特殊月2月的概念。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月份的不同,更有利记住12个月天数的区别。借助多种不同的方式,如、念着记、记单双数、拳头法、记歌诀等记忆大小月份,生动活泼,有趣,有助于学生的记忆。练习设计巧妙,层次分明,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英语课例展示
课堂展示后,授课教师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听课老师们各抒己见,肯定了几位老师对教案设计的用心付出和对课堂的节奏把控,同时借此机会一同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
课后教研组的所有成员打开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此次“共同体”教学研修活动,使大家感受到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个性”解读,又领略到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让教师在比较、反思、碰撞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风起又把烟波拢,既遇梧桐,也看枫红,此时人间最得宠。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就是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此次活动,不仅为我校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使教师真切地了解到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知识储备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呈现更加生动的教学艺术。我校教师将在教学路上不断提升、丰厚底蕴,开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