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迟暮,新冬可期。为践行《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精神,加强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的实践研究,提升语文习作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23年11月22日,县教研室副主任张永勇带领优秀的送教团队,在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与县局直学校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语文教学的探索之旅。
此次活动分为示范课展示、评课议课、专题讲座、领导总结四个部分。
示范课展示
第一节示范课是由二实小赵瑞雪老师带来的习作指导课《这儿真美》。三年级上册习作六《这儿真美》是小学阶段写景习作首篇,开启写景习作训练之门。赵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有趣,课堂流畅。她借助身边熟悉地方的照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表达欲望。从本单元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景类习作的构段方式,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在孩子们自主练习、交流评价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适时予以指导,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第二节示范课是由彭新中心校顾磊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堂轻松、有趣的习作指导课——《我和_过一天》。顾老师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兴致盎然。首先,顾老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有突出特点的人物,尽量拓宽学生思路;其次,顾老师通过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说清楚我和谁去哪里做什么,有什么新奇的经历;最后,写故事前,顾老师巧妙利用本单元课文指导学生大胆想象。一系列引导后,出示写作小贴士,提供支架,学生进行片段练写。在练笔展示中,通过学生互评老师指导点评,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习得了写作技巧。
评课议课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展示课结束后,县局直学校的教师代表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听课体会,既反映授课者的亮点,也提出自己独特中肯的见解。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切实做到让教学有“温度”,让教研有“深度”。
专题讲座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精彩纷呈的评课之后,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研主任陈瑜作了题为《转变习作教学观念,提升习作教学效果》的专题辅导,陈主任首先分析了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习作教学实施建议:一是明晰习作体系,确立适当目标;二是积极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三是立足单元视角,落实读写结合;四是搭建写作支架,细化写作指导;五是坚持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整个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例分析,为习作教学指引了方向。
领导总结
最后,县教研室副主任张永勇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新课标导向下的习作教学应该是怎么样的?张主任提出,我们首先应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思路,这是习作教学的基础要求;素养立意下的习作表达应是真实而有意义的表达,教师要直面原生态习作,为学生创设自悟的场景,及时提供修改的机会与指导,并以评价促进学生的生长。张主任更为一线教师构建了习作教学的课堂框架:1、创设情境;2、拓展思路;3、明确写法;4、练写重点;5、习作评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相信在张主任的引领下、在各位一线教师的实践中,定能推动我县的习作教学再上新台阶。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教师展示交流、互相学习搭建了平台,达到了教师共同提升、互助成长的目的。
让我们继续共思共研,且学且进,在教学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奔赴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