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中指出:“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没有和平、没有安全,也就没有发展。如今,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是一个必然而又正确的重要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中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的延续依靠一代代人坚持不懈的传承和发展。唯有重视历史传承和发展,才能使文明保持不竭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源泉。重视文明传承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并行,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活力和光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独有的作用。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其中,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党为此做出的重要部署以及各项网络内容建设举措的创新开展,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共拥推进文明网络建设,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精神追求。
一是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壮大。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广,为舆论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开展文明传承活动,积极传播文明传承内容,推送中华文明的精髓,使中华文明贯穿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体现“通古今之变”“知古以鉴今”的中华传统历史,并利用这历史思维视角与方法对中华文明进行理论阐释的新成就和新高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网络主流思想舆论阵地这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二是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基本强化。网络信息繁杂丰富,各种信息应接不暇。合力成功开展网络环境“大扫除”、“护苗”、“净网”一系列网络专项整治行动,共建出清朗文明的网络环境。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协同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互联网已基本形成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正是该措施的实施,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并行,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活力和光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独有的作用。
三是网络文明新风尚由网民共建共享。一个好的网络环境,不仅关乎着网民日常学习和工作,更关乎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通过网络的整治,网民能更好的辨别所需之物,识谣辩谣的能力也受到了巨大的锻炼。使全民众自觉担当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和宣传者,同时以实现和维护“大一统”为最高政治奋斗目标,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各民族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大一统盛世,形成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的鲜明特色,使中华文明日趋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凝聚,日渐稳固和强大。
四是网络文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联系着社会各级单位和个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鼓励标榜网络宣传,树立网上品牌打造,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促进家园美好构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网络道德建设持续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更加有效,网络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一幅欣欣向荣的网络文明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面对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文明建设是必行之路。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文明也只有在互鉴中才能提高。要坚决摒弃“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大力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文明网上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