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上午,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北京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高中文言文专题培训项目暨第八次培训如期举行。本次培训活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陈恒舒老师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我们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陈恒舒老师以《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为题,从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诵读,翻译和语法,积累、梳理与探究,课外拓展,备考六个方面浅谈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问题。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继承传统文化?是讲授语言知识?是训练翻译能力?还是应对高考题目?陈恒舒老师认为,从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说,文言文教学涉及以上四个方面,但最根本的仍然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从课程目标来说,最根本的仍然是“积累较为丰富的言语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诵读即熟读与背诵。就文言文学习而言,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门。诵读不仅能够增强文言语感,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陈恒舒老师以《师说》《赤壁赋》为示例,生动展示了诵读的重要性以及诵读教学的原则与步骤。
翻译与语法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陈恒舒老师引用张必锟先生《“对号入座”有害无益》《学文言非诵读不可》中的观点探讨了当下翻译教学和语法教学中的弊端。陈恒舒老师强调翻译原则有二,一是重点词不误解,二是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法术语的作用在于提醒,本身并不是目的,不必过分纠缠。
学员利用课间积极和陈老师探讨问题
积累是梳理与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正如张必锟先生《学文言非诵读不可》所说:“当然,教文言文不止一法,但所有的正确教法都离不开一个根本:必须使学生十分熟悉课文,必须有丰厚的文言感性材料。离开了这个根本,任何一种教法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已经取得的也无法持久。这就是俗话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陈恒舒老师同样重视积累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他强调学生不仅要进行抄录整理的静态知识累积,更要进行知识、能力、语感共同的“动态” 积累。在扎实积累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与探究文言重点,使文言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
老师们就文言教学问题进行交流
拓展阅读也是文言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陈老师与温儒敏先生所见略同: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 ‘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所以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 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在本次课中,陈老师以《赤壁赋》等课文为例向大家讲解了“1+x”拓展方法的内涵。
关于文言文应试备考的相关问题,陈恒舒老师针对北京高考题提出了诸多建议。同时,他也为文言文教学推荐了优秀教学阅读书目,例如《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文言教学法》《“1+X”文言文专题阅读》等。
项目负责人高笑可老师对此次培训进行总结
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的精髓,更是培养学生优秀人文素养的一把金钥匙。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有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进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