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充分发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根据《关于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35号)精神,省教科院委托兰州大学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办甘肃省小规模学校高质量教学管理培训。来自于五个乡镇学区的老师组成了西峰区培训团队,共赴闻名遐迩的兰州大学,一睹百年兰大卓越的风采,聚焦新复式教学学习。
专家讲座引领方向





11月20日下午,甘肃省教科院体美劳研究所所长漆治文作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调查研究及思考》专题讲座,用一个个数据精准分析我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现状,同时,他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对策与建议。让我们了解到农村小规模学校认识到推广新复式教学势在必行。

根据会务组的安排,在团队的群策群力下,王老师作为第一个幸运天使在兰大图书馆报告厅主持第一场次的培训会。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孙冬梅教授为培训班带来了题为《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的专题讲座。孙教授从教育改革的难点、深度、痛点和实处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复式教育的发展历程,探索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出路和发展路径。她详细介绍了“同动同静”新复式教学的优势,以及跨级学习以“大带小、小促大”的教学策略,为解决农村教育的发展瓶颈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指明前行的方向。

甘肃省教育科学院时霞所长作了题为《技术赋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现:内涵、路径与反思》的专题讲座。时霞所长从专业化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发展历程、“三个课堂”、薄弱学校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信息化能力和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应用,阐释了信息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1日下午,康乐县教研室高级教师马富有老师作了题为《小学数学新复式教学设计技巧及教学设计》的讲座,从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新复式教学操作技巧、数学新复式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做了分享,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对“同动同静*新复式课堂教学流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操作。

曾涛教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新课标与新复式教学的联系。为我们分享了在新复式教学中,“同动”“同静”环节中教师应该怎样教,学生要如何学以及“同动”“同静”环节的具体操作要点,又教我们如何利用指标去观察新复式教学课堂。这都是我们最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也是我们实践、推广新复式教学的必备条件。

李玉芳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贴近教师的实际生活。她阐述了心理压力的含义,心理压力的来源,心理压力的管理,心理压力的应对。通过学习和课堂解压互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应先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后才能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兰州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杨永宏作了题为《聚焦高质量发展,探索指向素养提升的课程新样态》的专题讲座。从课程的理解、价值和意义 的深入分析;指向素养提升课程新样态的探索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高质量学校建设 的建议;校长之“名”、知行合一 的管理理念等方面作了精准阐释。兰大附属学校秉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真正践行好的教育应该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
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为学员呈现了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参会的学员从中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讲座既有新复式教学理论支撑,也有课堂教学事例范本, 讲座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难以忘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学技艺的无止境和教学创意的无极限。
课例展示明确操作





定西市岷县的张梅贵老师为学员们呈现了第一堂三、四年级的新复式教学示范课,令学员们耳目一新。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是“万以内加减法(二)——加法”,四年级则学习的是“角的度量”。张老师采用了“同动同静”的复式教学模式,从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合作、互助互学,使三、四年级学生在同一教室,同一堂课完成了学习目标和教学任务。
学员们在马老师的引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互动交流,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采用了“三明治”评课法对这堂课进行评价,在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中,学员们的思维火花都得到了碰撞,提出了许多需要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在几天的学习中,来自不同地域的一线教师为我们带来了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新复式教学示范课。让我们看到,采用“同动同静”的模式和不同的分组方式,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动”,同时“静”,高低年级之间合作共学,实现了“大带小,小促大,大帮小”。新复式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两多两少”的困境,即年级多、班额小,教师少、课头多的问题,破解了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所面临的困惑。各位授课教师是新复式教学的实践者、推广者和引领者。我们也将向他们学习,学以致用,以他山之石来攻玉。
参观校园重温兰大历史





百年兰大,在夜幕映衬下,静谧祥和,全体学员参观了兰州大学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以敬仰之心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描绘学校主要建筑变迁历程的浮雕。这幅浮雕以其精细的雕刻技术,生动地展示了从至公堂到积石堂的百年发展历程,重温了兰州大学自1909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史、改革历程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了解了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从一个个展板和历史实物中深入感受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 、丰硕的办学成果以及昂扬的进取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学员们在教育教学上不断追求卓越,引领学员们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不负韶华。
凝心聚力尽显团队合作








我们在团队负责人莫震老师的带领下,按时上下课,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互动,团结协作认真完成团队作业,我们全心全意地做了几天兰州大学的学生。结束一天的课程,大家在莫老师的安排下,又一起谋划构思、编辑图文,共同探讨、交流意见,如期完成了简报和教学设计等作业。我们的工作获得了曾涛教授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这正是我们团队的风采,是团结协作的魅力。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感悟到了教学的困难和挑战。新复式教学研究成果指引着甘肃基础教育工作者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学员们必定会坚守教育初心,不忘育人使命,为农村教育谱写新篇章!
审核:莫震
编辑:白雪霞 刘晓娟 王明辉 路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