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妈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博采众长,共生互学

——清江浦区“新基础教育”研究骨干教师赴常州学习研修

创建于2023-11-22 阅读229

橙香橘黄,霜晴冻叶,正是冬日好时光。


为进一步推进清江浦区“新基础教育”研究生态区建设,2023年11月19日至21日清江浦区“新基础教育”研究骨干研修班赴常州考察学习,清江浦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戚桂荣、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亚兰、沙志明,培训科科长蒯成以及区内八所共生体学校的校长、各领域骨干教师74人参加。


局前街小学党委书记李伟平、龙虎塘实验小学校长顾慧芬热情接待研修班的全体成员,安排了两场主题报告,六场专题讲座,八节观摩研讨课,学习内容涉及学校文化、教研组建设,生态区建设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隔代互学项目研究等内容,赴常学习的全体学员收获丰厚。

 一、徜徉校园 浸润文化   

 11月20日上午,在局前街小学沈花主任的带领下,研修班学员一同参观了古典与现代相融,历史与现代相生的局小校园。沈花主任详细介绍了校园建筑的设计理念,布局创意、龙城书院的文化历史、校史长廊、绿化景致等。


学员们饶有兴致参观、问询,每到一处,驻足欣赏,听讲学习。在《百廿薪火,先风至远》的纪录片中,大家再次感受到百年局小深厚的历史积淀、悠久的文化底蕴,以及一直行走在教育改革、创新路上的教育情怀。

二、专家报告 聚力共长

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以《常州“新基础教育”生态区运行机制建设》为题,介绍了常州“新基础教育”研究生态式协作推进区域运行的五大机制:区域推动与自觉发展的双向动力机制;整体策化与个性设计的融通转化机制;定期交流与共同以展的互通共赢机制;分散个研与集中共研的互动创生机制;总结提炼与成果分享的转化辐射机制。


常州生态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发我们更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差异资源,建构多层次互联互通互学共生的合作研究机制。

龙虎塘实验小学的顾慧芬校长以《家校社系统融合,打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题,站在中国街区的视野,开展互学共长的研究项目,从终身教育的发展、家校社共育、成长学院的建设等方面,向与会的老师们介绍了百年龙小高立意的发展眼光,高集成的发展动能和高效益的成果输出,研修班老师从顾校长的报告中真切感受到这里是龙娃虎妞们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教研携手 学思并进

两所学校共呈现了八节研讨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科学、班队等7门学科,老师们走进课堂现场观摩、倾听、思考,实现理念与实践的双向滋养与双向转化。

语文学科梳理、运用速读的阅读策略,强化过程评价,因学而教、以教促学。

数学学科经历从具象到抽象的推理过程,感悟推理方法,形成推理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情景化教学,让每一位同学身临其境,逐步学习跪跳起的完整动作。

科学学科“大问题”引领,追根求理,经历动手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尤其是徐蓉老师执教的科学课,邀请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走进课堂,隔代互学的研究路径扎实落实在科学课堂现场。

    两节班队课,围绕“劳育”开展小队活动,同伴合作、互学共学,发挥家长作用,增强与他人合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劳动的快乐。骨干研修班学员杨玲、陈静两位老师聚焦班队活动中学生劳动品质的弥散,劳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互动评课,得到袁文娟校长的肯定。

骨干研修班学员杨玲、陈静两位老师聚焦班队活动中学生劳动品质的弥散,劳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互动评课,得到袁文娟校长的肯定。

四、以生为本 互学共长

11月20日-21日,局前街小学与龙虎塘实验小学分别做了六场专题讲座。高羽佳校长围绕《小学语文课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做分享,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形式选择、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整体架构,形成小学语文的可行系列。

高羽佳校长围绕《小学语文课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做分享,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形式选择、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整体架构,形成小学语文的可行系列。

龙虎塘实小的潘虹主任、丁小明副校长、陈亚兰副校长、家委会张振东会长分别作了《做实项目研究,融育美好生活》《隔代互学》《玩伴团》《家委会建设》精彩报告,从四个不同维度介绍了学校教育改革前沿研究项目:“互学共长:扎根中国街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

“玩伴团”“幸福作业”“隔代互学”这些新鲜名词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学员,震撼于龙虎塘实小研究的前瞻与深入。家、校、社三力共驱的互学共创、多学共长的高质量协同育人范式拓宽了学员们的育人新视野。

周志华校长以《学科教研组建设》为题讲述了学科责任人如何调动教师研究积极性,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开展教研活动这一问题。周校长以鲜活的实践案例让我们再次深度理解了“成事成人”的涵意:学科责任人有策略的组织教研的过程就是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不断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要心中有“人”,事事有“人”,时时有“人”;要树立“人人都是责任人”的意识,在梳理问题、诊断问题、拟定方案、落实推进、提炼重建中建设“互学互助共享共生”教研组研讨文化,让教师在研究中得到尊重,得到认可,得到支持,感受到职业幸福。

五、夜学研修 漫谈收获

白天听课,晚上交流。研修班的老师们以校为单位,利用晚研修时间进行讨论,有的结合李政涛教授的《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在哪里》谈如何在成人成事中实现“成实成理”的双向转化;有的围绕魏书生的《抓教学质量的四大法宝》谈学业评价改革的创新之举;还有的老师围绕叶澜教授的《一堂好课的五个基本要求》,对标白天的课堂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剖析自己迈向成长之路。

不约而同的是大家都会自觉主动相聚在一起,结合研修内容进行“头脑风暴”,剖析问题、交流感悟。戚桂荣副书记、张亚兰主任、沙志明主任、蒯成科长亲临学习现场,对大家的学习热情予以肯定,并指出各学校要珍惜本次研修机会,针对现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出现的问题,进行罗列和筛选,适时参与现场互动交流,才能学有所思,行有所获。

    博采众长行致远,奋楫笃行正当时。两天的研修活动是充满智慧碰撞、情谊交融的现场学习,熟悉的理念鞭策着每一位骨干班学员,用自己日常实践诠释着对“新基础教育”的理解,期待研修班的学员们在互学共长中让理念落地生根,化作育人的不懈动力,助力清江浦“新基础教育”研究行稳致远,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王娜 毛菊红

    图片:吴昊 徐珊

    审核:张亚兰

阅读 2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