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26号与29号

用户14706294
创建于2023-11-22
阅读 3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用残损的手掌》现场表现

03:04

排练过程:

11月12日下午,开始初步的分词,找到适合各自的词后进行全文训练;

11月14日上午,根据之前的分词,进行第一次诗歌排练,分析全文、进行初步调整,在排练时,双方发生冲突,认为诗歌朗诵中很多地方不适合合读,情感表达需强烈或减弱,分析中断;

11月15日下午,开始创编诗歌朗诵中的身姿语和目光语,从进场站位到鞠躬结束,每一句话所需要展示的态势语、以及诗歌朗诵哪一环节需要双方的情感、眼神的交流,相互配合,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排练,初见雏形;

11月16日晚上,通过百度、抖音、小红书找到朗诵配乐和优秀的朗诵范例,熟悉各个环节的动作,进行分析微调,用手机录制朗诵的效果,寻找优缺点,并加以调整,观看范例视频加以优化自身;

11月17日上午,两个人合作完整的练习多次,通过别的同学的观看指导和分析,进行反思和总结,调整部分身姿语,增强情感表达的反差感、减少部分合诵,最后按七大要素对诗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微调。

临场反应:

临场发挥的时候,面对众人的目光汇聚不免有些紧张,出现了很多缺点和不足,看了自己现场朗诵的视频之后,挑出了一些我们不足的地方: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艺的芬芳”这个部分画面感不够强烈,语气没有突出画面中的喜悦之感,略显生硬;

2.“现在没有蓬蒿”一字一顿的时间要久一些,与“当年”形成一种今昔的对比感,读出遗憾、愤怒之情,给人有回忆感画面感,形成戏剧态;

3.“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无形的手掌”应该读的快而激动,此处的情绪应与前面有强烈的对比感,现场的表现没有彩排时发挥的那么好;

4.“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语气不够坚定,语气还可以更强有力一些,应当读出远眺希望的感觉,我们读的有些平淡;

5.“温暖”、“坚固”没有读出刚柔对比;“温暖”还可以再柔一些,形成对比;

6.“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语速过快,轻抚 应读出对祖国的依恋感;

7.“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拖读的时间应该再长一些,形成拖读长读,酝酿情感,读出对解放区的向往、力量感、蓬勃向上;

8.“那里”应该语气激昂,我们没有读出希望感又略带悲愤,对光明的向往;

9.“永恒的中国”情绪达到顶峰,应该读的更激动一些,还可以适当的加一些语调的变化,增加环节、身姿语的设计。

优点和创新点:

通过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如小红书、百度、抖音等等,对诗歌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他人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发现以下一些优创点: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读出了一种生机感,想象中的家乡的美好,表情语气相结合,面带笑意,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赞美;“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表现出心寒、悲愤;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这里采用两个人一人一句,用目光语交流,更能体现出诗歌中的悲愤情感、表现出作者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的情感,情感更能够带入,凸显情绪的反差、联想画面感;

3.从“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开始齐读,语气更强烈、坚定,更能够体现出作者对“永恒的中国”这块土地的赞美,用十分激动的语调掀起了作者痛惜、憎恨、热爱和向往的感情波涛。

努力方向:

临场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情绪表达的不够到位,很多地方不是很带入情感,没有发挥的很好,上台的时间过少,以至于台风、表情语、手势语都表现的不是很好,多看看班上其他同学的上台朗诵,多听专业朗诵的视频,向他们学习;对作品也需要深入分析,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站在诗人的角度理解诗人的作品,更能带入自身的情感,此外,我们也需要多练多朗诵,多上台、多练习、摆脱上台的束缚感、尴尬感,争取下一次表现更好。

缺憾:

针对这次临场表现,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满意,在舞台上留下了一些缺憾:

最大的遗憾就是情绪表达不是很到位,许多地方没有交流态,在朗诵过程中缺乏对象感。“那里,永恒的中国”情绪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整首诗歌听起来没有一种情绪上的对比感、反差感;

2.因为上台有些紧张没有排练的时候状态好,该合诵的地方不是特别的齐,目光语、身姿语都有些不自然,缺少与观众的眼神互动。“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没有读出那种刚柔并济,临场反应还不够好。

阅读 3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