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妍同学和祝佳琪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期精彩的班会课---《逃出大英博物馆》,同学们听到这个主题纷纷认真的坐直端正的看了起来。
一部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短剧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成少女,在中国记者的帮助下出逃寻乡的故事。
文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品”,它千载传承的故事、丰富的文化内涵,始终在历史的长卷中熠熠生辉。看完这部短剧,同学们都沉思了起来,我们的文物什么时候可以回到故土呢?
“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这是这部短剧最后的一句话,所有文物一起喊了出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强的震撼。
最后,俩位同学讲述了我国一共丢失的文物,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称,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而民间的私人收藏量,竟是这个数字的10倍!
希望我国的流失在外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到故土,“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国’一定是共同的呼唤。这部剧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共鸣。《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以艺术手法呈现了流落海外文物处境,更将我们深切的民族情感凝聚于此。
最后感谢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