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导促教,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记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到廷锴纪念中学开展高中教学视导活动(第二阶段)

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教务处
创建于2023-11-22
阅读 2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视导活动(第二阶段)。11月22日上午,在罗定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韦润成主任的带领下,由各学科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以及八所高中各学科两名教师代表组成的视导团一众评委在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进行了分学科、分年级的听课、评课视导活动。

  听课环节包括推荐课和推门课,我校梁天锦副校长受在外参加会议的张永南校长的委托,带领各学科科组长、相关年级备课组长陪同视导团分学科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高二语文的视导课由黎捷老师和张恒老师承担。两位老师都采用了根据学情按梯度自行精心编写的学案,先学后教,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双新”课程落地,教考一体,课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与课标同步,深耕文本,沉浸式阅读。在课堂上,黎捷老师注重经典名篇《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文言知识的落实,并且对文本的论证思路与学生写作相结合,读写同频,收获视导团的高度评价。张恒老师承担的《诗歌鉴赏之虚实》讲评课,关联教材进行诗歌难点突破,把课堂的时间与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老师”的学习分享中实现阅读策略的归纳提升,从学会到会学,致力于让学生成为温和的长期互助的学习者和建设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语文课堂有趣、有料、有成绩!

  寒冬虽然开始了,但阻挡不住我们共同研讨数学教学的激情,高一数学视导课在韦主任的带领下有序进行,分别是梁世火老师的高一2班和刘爵营老师的高一12班,他们的课是同课异构:解指数不等式;这两节节课得到了韦主任和各视导成员的高度评价:同一课件,同一导学案,同一进度,集体备课深入。梁老师的课利用糖果奖励的方式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整节课讨论气氛浓厚,学生参与度极高;刘老师整节课堂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讲练结合,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好,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二英语视导课由梁燕妮和陈家怡两位老师展示。梁燕妮老师展示的是推荐课,她设计的名词性从句复习课主要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名词性从句的重难点,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名词性从句,以丰富作文句式。课后,教研室张主任针对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练习部分,指出练习可不设提示,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把段落中的简单句组成主从复合句,锻炼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检测提升的目标。其他学校的听课老师也对这节课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陈家怡老师的是推门课。她上课的内容是《表语从句》,讲练结合,课堂主要是由教师主导,协助学生输出的模式,有效地落实学科素养。课后听课教师就课堂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内容的丰富行和导学案的细化都给出了详尽的建议和改进意见。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更加细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物理学科本次视导课落在高一年级。推荐课由梁灼恒老师执教,推门课由李梅老师执教,梁灼恒老师的课题为《力的分解》,李梅老师的课题为《静摩檫力》。两位老师的课堂重难点突出,各具风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坚持以视频感知、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引申拓展和落实提升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落实了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评课环节,首先由上课老师说上课思路及课后的反思,随后由教师发展中心的兼职教研员及各校听课代表评课。我校的高一物理视导课得到了各位同行的一致好评:两位教师的上课课件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力量。导学案的设计很好,每个任务都做到细化,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总结和应用,从而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两位老师能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上出了各自的风格。梁老师的推荐课准备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感、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重视物理情景的创设和解题的规范性,教学效果好。两位老师均展示出一位优秀教师的深厚功底和学科素养。

       最后,罗定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他充分肯定了梁老师及李老师的课程,课程的完整性非常好,落实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他指出梁老师上新课前能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导课堂中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课程的设计或实例均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学生做题后点评到位,能用刻度尺等作图工具作图,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李梅老师的推门课,教师亲和力强,逻辑能力强,注重书本知识的突破和延申。他强调,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物理情景的创设要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每次要有两道题左右,要重视培养学生从物理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这些建议为我校今后高中物理的授课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高一化学备课组梁梦媚老师在高一20班承担本次视导课的推荐课,李伦福老师承担推门课,内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误差分析》。两位老师都采用了“三核四步”教学模式: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再通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拓展提升成果进行呈现,把课堂交给学生,快乐高效。课后,教师发展中心黎汉俊、刘有琴两位领导和听课的老师们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充分实现了视导课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生物学科本次视导高一年级。推荐课由张红英老师执教,推门课由覃锦芝老师执教,两位老师的课题均为《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两位老师的课堂重难点突出,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和亮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坚持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模型建构、计时做题竞赛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落实了高中生物学科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在评课环节, 首先是两位上课老师说上课思路及课后的反思,随后由教师发展中心的两位兼职教研员及各校听课代表评课,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上课课件及导学案基本一致,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力量。导学案的设计很好,每个任务都细化,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两老师能做到备教材时又备学生,因材施教,上出了各自的风格。张红英老师的推荐课准备充分,条理清晰、讲解深入,师生互动多,教学效果好。覃锦芝老师的推门课,教师亲和力强,课堂注重细节,注重书本知识的突破。两位老师均展示出一位优秀教师的深厚功底。

       最后罗定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莫继深老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他充分肯定了张老师及覃老师的课堂,课程的完整性非常好,落实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表扬张老师自制教具非常用心,小组合作开展得很成功,选题中的课后提升开拓了学生思维。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他建议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在落实学生记忆方面要多想点办法。这些建议为今后高中生物授课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点拨与参考作用。

  历史学科本次视导课落在高二年级。教师发展中心黄有艺教研员,全市八所高完中十多位高二历史老师参与。曾文雅老师在高二(14)上了一节推荐课,龙田凤老师在高二(15)推门课。课后,进行了研讨活动。各校代表畅所欲言,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也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优点是:一是较好落实教育局对课堂的基本要求;二是对过去满堂灌的现象有很大的改进,预习和课堂动手练习做得好;三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比较好,特别是学生练习的展示和交流方面。不足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不够,动手还需加强。最后提出了建议,要加强大单元教学的探索实践。

  高二政治视导课由蓝文庆老师和谭启媛老师讲授《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该课题创设紧贴社会热点,采用今年新课标卷的高考题材料变为情景探究融入课堂,提高学生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一案到底议题式教学模式,思路清晰,彰显教学设计的逻辑性,突出了价值引领和核心素养的养成。两节课都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彰显了廷中政治备课组的活力与凝聚力。

  地理学科的视导课的授课内容是《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我校两位老师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廷中地理课堂的风采。两节课都运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导向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推荐课由高二7班梁海发老师授课,梁老师通过精心的备课,由浅到深,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思维的提升。推门课由高二18班的谭之通老师授课,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归纳,采用分组讨论,然后展示学生答案,并指出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听课领导和同行们在评课议课环节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好评:一致认为两位老师均展示了个人的课堂风格,课堂效果良好。同时教师发展中心地理学科教研员黎金才老师作了最后的总结,给与会老师提出一些建议: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课堂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多关注学生的错题,多让学生展示,老师要改进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高质量化。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通过开展视导活动,使教师有所触动,形成帮扶合力,以点带面,以研促教,我们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字来源:高一、二级各学科备课组

图片、编辑、排版:教务处

审核:梁天锦副校长、陈瀛洲主任

阅读 2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