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第三小学语文组《王戎不取道旁李》教研活动
迎着冬日暖阳,11月22日,我校举行四年级组语文教研活动。这次语文组展开了一次关于文言文课例的教研课。本次活动由语文教研组长田友莉老师主持,孙孝友校长、柏秀香副校长、彭再勇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学习它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为初、高中学习文言文和课外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此次教研课高丽老师带领着四1班所有学生一起,研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跨越历史长河品幼年王戎之聪慧,学漫漫人生之勤思。本次活动分为听课、评课两个环节。授课老师为四年级的高丽老师。
第一个环节:高丽老师进行授课。四年级语文教学,生字依旧重要,课堂上高老师用了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有利于理解字义,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字时,她又结合文字的演变过程来识字,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字义。
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有所知,有所悟。理解古文意思阶段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完成单句释义,高老师也热情地加入了同学们的讨论。在全班讨论阶段,小老师们积极发言,其他同学相互补充,最终完成了从简洁的文言文到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的转换,掌握了文章的大意。
课堂中,高老师巧妙引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三个"之"的意思,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难点。另一方面高老师不仅教授内容,更注重教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文言文学习的小技巧:结合课文注释,关注古今异义词,补充省略句,理清代词,联系语境等等。
学习小古文后,高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让学生讲所学知识内化,即时巩固。学生们畅所欲言,声情并茂。表演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这个小古文的意思,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将语言训练与文本联系起来。学生在表演中乐于表达,在表演过程中把自己对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感情和体验表达出来。
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师感染力强,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课堂驾驭能力强。学生理解到位,整堂课气氛活跃。
第二环节:评课、议课。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负责的表现,它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总结。 课后高丽老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以研促教,共同进步!每位老师认真听过课后,老师们分年级进行了评课议课,对这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反思与点评,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老师们针对内容讲解的精确度,学生表达的主动性,内容的延伸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柏秀香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上课教师和评课教师的优势,并就本次教研活动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课堂上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合作的作用。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在校长的总结中落下帷幕。校长首先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语文教研一次比一次精彩!然后对高丽的授课进行点评,高老师备课有深度和广度,带领学生从语境、背景来研读,课文插图的利用起到点睛之笔。授课中,高老师引导得非常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这是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授课老师得到了锻炼提升,听课老师也受益匪浅,这次的教研活动,相信都给各位语文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收获,都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真正达到了以研促教,共同进步!
马关三小全体老师们会携手共进,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进行到底!
编辑:田友莉 张正焕
图片:田友莉 张正焕
初审:柏秀香
审签:孙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