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有暗香来

——苏高学先生其人其书

文\童强

创建于2023-11-22 阅读1036


一直以为,文学是一切艺术的风向标!虽然我更钟情于书法。

王荆公笔下的一枝梅花立于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持续散发着浓郁的幽香,这应当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何尝不像是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巨擘、一位激进的改革家、思想家,甚至是能够影响一个朝代发展走向的历史人物,在亲历了新旧党争、熙宁变法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历史大事件之后,褪去所有具有“恶意”成分的身份,仅以文人之躯,从充满感慨的内心发出的一种至高的人格理想和愿望。千百年来,“暗香来”也渐渐成为了一种至高的艺术审美指向和精神品格!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苏高学先生于我是荆公笔下“梅花”一样的存在!初识于十多年前“把自己降到尘埃里”的书法培训班,先生步入花甲,我刚过而立,我一直在内心尊他为长辈!但他却执拗的以为我们是突破年纪的平等的“忘年交”,我猜想他是不想“认老”,因为他的内心有坚守,还有对书法艺术更高的追求。一老一少,负笈求学于京华,在熙熙攘攘的候车室相遇、在“高、大、上”的书法课堂上一起迷茫、一起“偷课”、一起畅谈过往到深夜……或许就是因为留存在记忆里某一刻、某一个背影,他在我的心里除了“长辈”以外,又有了更为复杂的形象,,一位操百家心的“新乡绅”、一位为儿孙费心操劳的老父亲、一位始终惦记着兄弟们家长里短的家长、一位最底层、躲在“墙角”不问收获而笔耕不辍的书写者!立体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不惧严寒、独自盛开,却暗香沁人!

这也是我看到《苏高学书法作品集》样稿以后最先想到的……

一晃十多年,先生已年过古稀,唏嘘如白驹过隙之光阴!但观其书作,却不胜欣喜!高学先生五十年代初年生人,承庭诰而自幼习书,对晚清至民国“宗唐习颜”风气的被动接受是他的书法底色。青年到中年一直受教于书法名家包步洲先生,风靡于六、七十年代“碑帖融合”观念的“碑体行书”几乎就是那一个阶段他的书写日常。六十岁之后,先生基于对书法的长期实践和对现代书法发展走向的敏锐捕捉,毅然选择了对八十年代以后复苏的“新帖学”观念的吸收,师从著名书法家胡立民、王金泉二位先生学习“二王一脉”行书,转益多师孜孜以求近十年。

先生善鉴藏、诗文,书法见长于行、草,喜窠臂大字。行书宗《圣教》,草书倾力于《十七帖》、孙虔礼,“文”“质”皆俱,气韵贯通其命在表,书之精魂其命在修,运笔悠游,结字工稳,内外相彰,一派传统文人之气。在中国书法进入“尚技”的年代,高学先生不仅坚守着清代以来的书法学理,还不时关照着时代书法审美的变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书法的文化品格。

高学先生正义、朴素、执著,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先生嘱余作序,诚惶诚恐!谨以此代之。

时癸卯菊月于一的书舍

智广艺术馆

成县智广艺术馆位于成县一桥西头智广艺术馆4楼

阅读 10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