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拈鲁韵水云间 釆得缤纷璀璨

第三、四组
2023-11-22
阅读 4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深圳市罗湖区“领鹰工程”

头鹰计划校长提升班(青岛)第三、四小组:


李肇贵 高红妹 韩军 叶育枢 衷万明 徐敏 王丹 张乐 熊荣 汤学儒 邱运生 肖莉

11月22日上午

参观青岛第一中学市南分校

青岛第一中学市南分校(青岛市市南区琴岛学校)是青岛市南区唯一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年9月,学校正式建成招生。2023年5月,青岛市南区教体局与青岛一中的合作,学校纳入青岛一中教育集团。“一长多校”的办学模式,为学校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

11月22日下午

参观青岛中学

青岛中学是由青岛市、高新区建设,配套高端产业区,引入北京市十一学校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的中国课程改革领航校。在这个拥有2.4公里海岸线的美丽校园,随处可见北京十一学校的影子,但又深深打上了明显有别于北京十一学校而专属于青岛中学的烙印,她的发展和转型之路“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学习收获

深圳市布心小学

邱运生


印象·青岛市第一中学市南分校

"联结 贯通 转变"三个关键词,扩容升级,百姓更满意。

联结:“水之源”学校课程体系,开设幼小衔接启航课程、初小衔接探航课程和初高衔接远航课程。

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实施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培养,学段贯通、学科知识系统贯通、教师跨学段贯通、家校社系统贯通。

转变:教育价值追求转变、育人方式转变、评价方式转变。


印象·青岛中学

"创新 独立 尊重"三个关键词,独具特色,享誉省内外。

创新:学校积极探索中国非盈利K12教育模式,以“把学生放在心上”为核心价值观,以“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作为全校教育人的共同追求。

独立:独特立潮头,风正一帆悬。学校以"建设一所与世界对话、全球一流的中国式独立学校”为愿景。

尊重:教育的本质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学校以"七分等待、三分唤醒,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并最终成为自己。"

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

李肇贵


教育的智慧

今天参观了青岛第一中学和青岛中学,一所是“融合型”集团校,一所是混合制民办独立学校,体制上和管理上都有独特性和创新之处。学校治理架构的轻盈和高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汪正贵校长的讲座《学校的转向》给了我更多的启发。汪校长的管理理念与李希贵校长一脉相承,又有独到的发展和创新,他倡导从类别化转向个别化,从管理转向治理,从管控转向自律自主……每一个转变,都倾注了教育智慧,发人深思!

深圳市北斗小学

王丹


团结的力量

青岛一中市南分校以“培养具有传统美德、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发挥青岛一中的资源优势,实施人才的贯通式培养,从十二年的宽度与广度去规划学生的发展,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潜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愿意主动发展自我。

短短几个月,学校迈入发展快速道,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2023年中考三个重要指标,两率提升10%以上,一率降低10%。成功的花,现时的明艳背后是奋斗的泪泉和牺牲的血雨。

深挖背后的原因,关键点有二。一是凝心聚力,铆足干劲谋新篇。新任校领导3人,原行政6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奔跑向前冲,干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佳绩。

二是顶层设计,课程撬动促提升。缤纷的"水之源"课程超市,选择体验,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深圳市翠茵学校

徐敏


向管理要质量

青岛第一中学市南分校作为青岛一中教育集团融合型集团校,其在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培养的实践可圈可点。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作为一个办学不足四年的新学校,首届毕业生的成绩着实亮眼,奥秘何在?

如张校长所言,教学质量是一中教育集团的“生命线”。为此,学校实施“333”教学管理模式。

第一是落实三个“凡是”,凡是学科教研组必有校级领导参加,凡是集备活动必有干部和教研组长指导,凡是听课必有反馈交流。

第二是实施三个“突破”,每个教研组打造一个带头人,每个集备组实现一项科研目标,每位教师实施一种教学设计。

第三是规范三个“必须”,教师必须践行家校共育,课堂必须完成“堂堂清”共性步骤和要求,教学设计必须要有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体现学科思维。

从目标到流程,从规范到示范,精致管理,细节把控,用质量说话,我想,这应该就是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的高质密码吧。

深圳市红桂小学

叶育枢


把学生放在心上——落实因材施教的具体行动

有幸走进青岛中学,聆听到充满智慧又睿智的汪正贵校长的报告,学校办学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尝试,并取得不俗成绩。简单谈谈重视学生发展方面的感悟,通过汪正贵校长的介绍,感觉青岛中学是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好学校。学校永远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来看看学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学生一人一课表,学校艺术、体育、技术课程每类别都有15门以上课程,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课程;如有课程只有一个学生选课,学校也照样开设这门课程,为一个学生开课,落实为每一个学生负责;学校为每个学生成立成长责任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个别化援助;

一对一家长微信群,一个学生一个家长群,学校也会成立家长群,但这家长群是只有一个学生的家长群,所选的各门学科的老师和这名学生家长组成的家长群。

—对一家长会,家长根据学校提供的时间选择参加家长会的时间,各学科老师和这个学生的家长沟通,情况反馈、建议交流……

教育个别化落实到位,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

深圳市草埔小学

高红妹


青岛中学参观感悟

今天下午有幸参观了青岛中学,近距离感受汪正贵校长的办学特色。汪正贵是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出版专著《教育从何处出发》《如何领导一所学校》《学校的转向》等。

汪校长的讲座采用菜单式选课方式现场演绎。

学校永远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学校的成就、教师的业绩惟以学生的成长进步证明,舍此无他。青岛中学视学生成长为第一利益。当学校利益、教师利益、家长利益与学生成长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青岛中学必须毫不犹疑地选择服从学生成长的利益。——《青岛中学办学大纲》

每一个空间都是给学生做的这是一所孩子们自己的学校,注定由孩子们书写她的历史。我们深信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才是真正地面向全体。个别化是我们坚持的教育原则。渺小的“个”对于世界而言,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个”,也许我们也会成为这些“个”中的一个。在这个世界上,个体组成群体,但大部分时候个体的存在价值被忽视了,生死也被淡化广了。只有当我们能够从群体中分离个体,并一一对其进行弥足珍贵的感怀时,内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这个每个个体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李嫣然(青岛中学学生作文中写到)从这一类到这一个:关注每一个,这一个一人一课表为一个学生开课为每一个学生成立成长责任中心。最让我震撼的是为了做好选课,汪校长要组织一群人花两个月时间进行课程安排,并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微信群,工作细致到位,有这样的干劲一定能带领团队高质量发展。

擘画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图像:韩军

撰文:肖莉等

审核:李肇贵、张乐

阅读 4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