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东洲区中小学优秀教研团队教研展示活动在东洲二校举行,哈达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代表学校参加展示。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23年东洲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校本教研水平,探讨新课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有效解决“如何正确并恰当的应用课件”等课堂教学中的凸显问题,从而增强广大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东洲区教育教学质量,东洲区教育局联合东洲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东洲区中小学优秀教研团队教研展示活动”。
哈达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克服困难,勇担重任,在前期集体备课,集体教研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思路、新模式,为展示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教研主题】在自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
【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2)
【教研组成员】
🔸张 丹 副校长 发言讨论
🔸李长河 教务干事 发言讨论
🔸张 威 教研组长 执教数学课
🔸郝天宇 班主任 发言讨论
结合张威老师的课,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
张威老师说课:
条形统计图属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这一主题.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呈现和刻画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同时还指出:“形成数据意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曹培英教授说:“统计一旦脱离现实背景就毫无意义。”显然,画条形统计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整理数据、对比分析数据中,积累数据分析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李长河老师发言:
我们教研团队确定“从主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这一主题的一些想法。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是有数据意识的表现。会看图,会分析,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才是学生需要的,有数据意识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本课的学习,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让学生体验收集、整理数据之后,在分析数据中能有话说,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所在。
郝天宇老师发言:
张威老师今天为我们大家呈现的这一节精彩的数学课,是结合之前我们一起制定的教研主题“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而选择了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二课时,我本人在前后几次研讨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张威老师今天的这节课谈谈我的收获和一些粗浅的想法:
1.收集、整理数据能力的培养
2.合作意识的体现
3.从数据分析体现数据意识
张丹老师发言: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核心素养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组织形式,重点突出实践领域的学习。在新课标引领下,我们教研组立足条形统计图一课,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数据意识这一教研主题,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经历获取数据、整理数据、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读懂数据传递给我们的科学信息,做到学以启思,学以致用,实现学科育人。在前期集体备课中,大家反复研讨,不断更新教学思路,今天张威老师呈现出的课堂,很好的落实了大家的研讨目标。
在这节课上,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接受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次引导,多维度教学。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温度的幸福的课堂。
教育不是把桶装满,而是把火点燃,教育是帮助学生向阳而生,追光而行,教育是不断散发温暖之光,照亮他人,温暖自己。哈达教育人将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课堂教学,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真正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
📖 数学教研组
📚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