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恩的心情 追寻创新的足迹
展示珍藏的印记 分享敬业的快乐
王志荣
原创2023-11-22 09:40·乐龄书虫茶座
今日话题:珍藏的“化”字缘分。“化”字的释义丰富至极。打开“百度”搜索“化”字,11条解释让人眼花缭乱。看到的第10条,是我想要的内容:“指化学”。其实,“化学”的概念还是有点大,它包括了“化肥”以及“小氮肥”的内容。我学的是无机化工专业,自然对“化”字情有独钟。
1982年9月,我抱着“专业对口”的想法回到了家乡,到了当时被喻为化工系统一面旗的代县化肥厂工作。1986年10月,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告别了干了四年的化工技术生涯,调到忻州地区机械工业局,在办公室干起了“舞文弄墨”的行当。1987年~1988年,利用业余时间回顾总结与“化”字相关的历程,再度接续上浓浓的“化”字缘分!令人激动的是,昨天晚上,我与代县化肥厂工作期间的老领导贾永光接通了电话,添加了微信,关注了账号,交流了往事,续上了缘分,触发了带着感恩的心情、追寻创新的足迹、展示珍藏的印记、分享敬业的快乐的写作激情。
A.首次出差
记得到代县上班时间不长,厂领导通知我参加化学工业部举办的一个技术创新学术会议。会议分配山西两个名额:省化学工业厅和代县化肥厂各一名。
开会报到在山东平度。我从代县坐火车到北京,然后转乘北京到平度的火车,用了20多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会议安排我跟一位来自山东菏泽的工程师同住一个房间。我是参会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年龄虽小,收获很大。会议安排学术交流,一位发言者令我惊讶,他站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技改项目的样子感染了我。他正是跟我同住一个房间的工程师。我边听边想:要向身边的这个榜样学习,钻研生产工艺,参与技改项目,我将来也要在学术期刊上“亮相”。
B.首份报告
人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即使苦点累点也会乐在其中。这个感觉,一直伴随着我跟班实习的全过程。时任生产技术科科长贾永光关心我的进步成长,他向厂长建议让我到所有车间跟班实习,尽快成为熟悉全厂工艺和设备的“行家里手”。
那是一段十分充实的时光。我每到一个车间,总会蹲上半个月,与车间主任、带班长以及操作工、分析工打成一片,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个阀门,凡是有形的东西我都要摸得清清楚楚,生产工艺、操作方法以及存在问题逐项进行分析思考。半年时间结束的时候,我将上万字的《跟班实习报告》送在了厂领导的面前。
厂长李世恩爱不释手地将《跟班实习报告》带到了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让与会者互相传阅的同时,对我当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点名表扬。不久,李世恩厂长被提拔为代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他上任一周后,很认真地征求我的意见,谈到了带我去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想法,让我考虑。
C.首篇作品
我天生有一个怪脾气:拿定了要在技术上出成果的主意,就非得干出个名堂来才行。既然事业未竟,轻易不言放弃。我在生产技术科工作期间,得到了学长李裕广以及科里同行的热情支持,很快便担负起工艺技术员的职责。
那时候的厂子,在同行业的位置遥遥领先,系化学工业部和省化学工业厅挂了号的先进单位,企业每年上交代县财政的利税占比超过了一半以上。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厂里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元资金、拿出一个月时间进行技术改造。这样的话,我们年轻人也就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厂长让我搞得第一个技改项目是新建一个机油回收车间,机油是化肥厂生产过程中设备润滑必不可少的物料,又是评价企业能量消耗的重要技术指标。记得当时每月废油约1.2吨以上被排放掉了,假如全年回收15吨废油再次使用,生产成本即可明显降低。于是,我从工艺、设备入手,顺利完成了对废油回收的技术改造,很快收到了项目预期的效果。
事后,我将这一技改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将运行情况撰写成题为《废油回收 变废为宝》的文章,投寄给了《山西科技报》。1986年1月17日,这篇文章在报纸的“中小企业如何开发新产品”栏目正式见报。虽然篇幅只有豆腐块那么大,但它的“含金量”在于给了我自信和激情叠加的动力。
D.首要任务
首篇“代表作”的见报,为今后设计完成好更多的技改项目增强了信心。在四年时间里,我先后参与了15个技改项目。1986年10月,调到忻州工作后留下了一个遗憾:我除了发表两篇有关技改成果的文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技改成果未曾总结归纳出来。我把“必须想方设法把它补起来”作为到忻州工作头两年业余时间完成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写出来。1986年底~1987年初,我开始对过去搞过的技改项目进行了详细回顾,最后锁定了五个维度开始“谋篇布局”。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进行总结、提炼、充实、完善,终于在1987年底前基本完成了最后定稿的目标任务。
其次,要发出去。1987年岁末到1988年年初,我开始了向省部级学术期刊“集中冲刺”的行动。湖南的《化工设计通讯》、湖北的《氮肥设计》、山东的《化工劳动保护》以及本省的《山西化工》等学术期刊均给予及时发表,其中有一篇文章还被上海的《化肥工业》杂志转载到1988年第6期上。
再次,要拓展开。我想到了跳出化工行业学术期刊的局限,搞一次“跨界投稿”的大胆尝试。探索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在1988年年度内,江苏的《能源研究》、辽宁的《节能技术》、浙江的《能源工程》给予刊发;进入1989年度,以江苏的《能源研究与利用》杂志第3期刊发为标志,为我的“化”字号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亮相”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E.首创栏目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我的首部书稿《经营广角镜》正式出版的时候了。我将5篇小氮肥技术研究文章编入“科技微波”栏目里。之后,我更加有信心瞄准了在《科技日报》上“露脸”的新目标。1990年8月19日,我的稿子《在“桥”上做文章》被《科技日报》加“编者按”刊发。随后,我便养成了为《科技日报》撰写文章的工作习惯。这也许就是“科技微波”的辐射效果吧!
王志荣
曾经发表的文章;
湖南的《化工设计通讯》、湖北的《氮肥设计》、山东的《化工劳动保护》以及本省的《山西化工》等学术期刊均给予及时发表,其中有一篇文章还被上海的《化肥工业》杂志转载到1988年第6期上。
江苏的《能源研究》、辽宁的《节能技术》、浙江的《能源工程》江苏的《能源研究与利用》杂志第3期刊发表。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