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冬季来临之际,天气寒冷,幼儿年龄小,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感冒等传染性疾病,近期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的发病和流行,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现向您介绍有关知识,并请您与幼儿园携手,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潜伏期2~3周。在临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支原体肺炎感染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鼻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初期为干咳, 后期有黄色或白色黏痰, 偶见痰中带血丝,部分患儿有喘息症状,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肺外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损害,如消化系统、心肌、肝脏。
传播途径
1.主要传染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2.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3.播方式: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预防措施
1.正确佩戴口罩
远离传染源,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去人员密集封闭场合时建议佩戴口罩。
2.注意手部卫生
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3.吃动结合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足量饮水,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得。
初次感染EB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少年期常比幼年期重,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婴幼儿可为无症状感染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肝脾肿大,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具体特征如下:
(1)发热
一般患者均有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热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2)淋巴结肿大
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多见。淋巴结肿大在第一周达峰值,然后在2-3周内逐渐消退。
(3)乏力、咽痛
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无力。常伴随着咽部炎症和扁桃体渗出液,渗出液可呈白色、灰绿色。
(4)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会伴随肝脾肿大症状,通常在疾病的第三周开始回缩。
(5)皮疹
出现概率为10%,常见的皮疹为泛发型,多在病程第4~10天出现。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斑疹等。
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传播,也可见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亲吻他人或者与他人共用餐具。
预防措施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预后大多良好。
2、病程一般为1~2周,但可有反复,部分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乏力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极个别者病程迁延达数年之久。
3、病死率为1%~2%,死因为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有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迅速恶化。
4、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勤洗手,多通风换气。
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需要家园共同携手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共同为幼儿筑起一道健康安全的防线,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